微信公众号:天九湾金融直通车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城乡居民跨境业务需求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也在逐年增加。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城乡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传统的存贷业务已难以满足客户需求,更加重视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发展,纷纷将目光投向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国际金融业务。国际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获取中间业务利润、改善盈利模式、营销拓展外贸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具有效益高、潜力大、收益快的特点,成为各家农村商业银行重点发展的新兴业务之一。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方面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农村商业银行在自身体制规模、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水平、客户服务水平、员工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要真正做到本外币服务一体化,还将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历程。
在国际业务开展初期,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在稳健发展、合规经营的同时,对业务风险环节进行有效防控,拓宽发展思路,持续提高盈利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开展现状近年,我国筹备开办国际业务的农村商业银行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18年1月2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共有629家人民币外汇即期会员单位,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已达206个席位,约占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各类型金融机构数量中占比最高。
开办国际业务已成为现代农村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开拓创新盈利渠道的必经之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国际业务的过程中,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梳理存在的问题,良好规避阻碍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打造有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二、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自身优势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有其独特的发展潜力与竞争优势。
(一)特有客户群体对外贸易需求日益增长。
农村商业银行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激增,中小企业客户、城乡居民迫切需要得到金融机构提供便捷的本外币一体化服务,促使农村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以补充基础金融服务,防止存量客户流失。
(二)业务时效性强,决策自主性高。
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对时效性要求极高,从农信社改制成立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级独立法人,多数实行的是总支行“二级扁平化管理”架构,相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分支多级管理架构,农村商业银行对市场判断和反应敏锐,信息反馈时间短,业务处理流程相对简单,时效性很强,是开办国际业务非常有利的制度保障。在制定对客优惠政策方面无需多级汇报审批,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倾向性。
(三)汇率定价及费率收取自主性高。
农村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跨境业务服务时,可根据市场行情和营销策略适时调整汇率定价及费率收取标准,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且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总行国际业务部大多参与银行间外币市场交易,同时也是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会员,免除了银行多层级收费环节,惠及客户根本利益,市场竞争力较强,自主把控经营利差,合理控制经营成本。
三、农村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各类型业务资质申报、全面搭建内控体系、业务系统的上线与运维、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境内外账户行的建立、与代理行的沟通和联络、对同业交易对手的维护、对外汇政策的学习与把握、应对内外部监管与检查等,各个环节都经历了漫长且曲折的发展历程,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有其劣势及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系统搭建不完善,经营成本较高。
在国际业务处理过程中,会应用到国际结算系统、信贷管理系统、SWIFT通讯与清算系统、外汇交易中心系统、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名单筛查系统等,各类系统名类繁多,费用高昂。
例如SWIFT系统,前期上线费用约为50万元人民币,且每年有近20万元年费及通讯费用。
在国际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大环境下,银行在进行跨境收付款时,均应核查收付款人、收付款银行是否曾被列入各类涉黑涉恐国际制裁及监管名单,如触碰制裁名单,极有可能受到国际组织制裁及处罚。而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类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筛查系统上线价格不菲,年均十余万的费用令各家中小规模农商行望而生畏,开展业务时铤而走险,潜在风险巨大。
(二)无专职部门或专业人员进行业务督导。
由于农村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负责人大多来自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农信机制体制及相关业务系统较为生疏,非常需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相关部室专业人员的前期开办指引及系统上线测试指导,如果能有一套成熟的开办业务流程及系统上线流程进行指导,便会事半功倍。
实际开展国际业务过程中,各家农村商业银行均根据各自定位及发展方向,自行开展业务,形成了上级管理机构业务指引与监管的空白地带。
(三)品牌知名度低,境外账户行建立举步维艰
进入2018年,部分币种境内外账户行的建立和存续,可谓是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开展国际业务的第一大难题了。
随着个别国家对境外金融机构开立同业账户监管趋严,近年来,外资及中资银行相继停止为我国中小规模银行开立外币同业账户。根据我国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目前的发展规模,随时面临着关户风险。一旦境外账户行遭遇关闭,中途频繁更换账户行,改变跨境汇款路径,境内外资金清算划转便会受到时效性、安全性、客户忠诚度等多方面影响。
此外,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较小,在全球银行业中的影响力及品牌知名度更是微小,难以被优质国际贸易客户及境外银行直接认可,增加了更深入的调查环节及附加条件,对外出具信用文件接受程度较低,制约了国际业务开展。
(四)业务种类少、规模小,业务开展范围较窄
农村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时间较短,外汇资产未成规模,业务量较少,大多数农商行开办了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国际结算、即期结售汇等基础业务,难以获得开办远期结售汇、外汇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资格,营销拓展新客户群体难上加难。
(五)存量客户群体结构单一,拓展新客户群体难度较高
农村商业银行虽然有其稳定的人民币客户资源,在广大农村金融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开展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客户数量及业务整体规模都有限。以农村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规模及品牌效应,难以与资金实力雄厚、品牌定位高端、开办国际业务多年的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抗衡,营销拓展新客户群体难上加难。
(六)国际业务专业人才稀缺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专业性较高,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较高。农村商业银行开办外汇业务,大多需要从系统外引进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国际业务的竞争,相当程度上演变为专业人才的竞争。而在银行从业人员中,国际业务从业人员数量十分有限,且需要不断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外汇政策的变化情况持续进行业务学习与培训,须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高。
四、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积极意义尽管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办国际业务困难重重,但仍然是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开展国际业务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国际业务是农村商业银行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提高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
农村信用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已然不复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居民及中小企业对外汇业务需求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及时转变经营模式,不但难以拓展新的客户群体,更难以挽留存量客户。与时俱进、突破创新,是金融行业及客户群体对农村商业银行提出的要求,也是其自身提升竞争实力、提高市场地位的必要途径。
(二)开展国际业务可以拓宽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渠道、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银行业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减,银行业传统业务收入水平日渐降低,业务发展重心向中间业务转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良好开展国际业务可以拓宽盈利渠道,有效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三)开展国际业务是营销拓展对外贸易客户的重要前提。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政策也不断调整,大力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鼓励外商投资“引进来”,城乡企业乃至个人居民外汇业务量逐渐增多。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用便利、惠民的外汇业务产品作为亮点,营销拓展优质外贸客户,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配套金融产品,纵深连横,捆绑营销,进行本外币一体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加深客户忠诚度,从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
五、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别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过程中,在政策、市场、人力、技术等方面迎来严峻挑战,对风险的识别、防范、控制、化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主要面临着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一)汇率风险
自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汇率风险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风险问题之一。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外汇业务时,要根据汇率、利率等市场变化趋势适时调整自身经营情况,保证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对各个币种的敞口头寸进行准确的识别、计量和统筹安排。由于农村商业银行从事外汇业务的时间短、经验少,难免会加大汇率风险对自身的影响。
(二)信用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交易对手及自身客户。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询价交易时,交易双方相互进行询价、授信、清算,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例如交易对手交割清算款项可能发生的逾期、违约、清算系统故障及外部不可抗力风险。此外,代理客户进行跨境结算过程中,由于客户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又因时差、通讯等方面原因导致沟通不畅,境外交易对手信息调查难以据实开展,境外发票、合同真实性难以辨识真伪等因素,代客业务所承受的信用风险也显著提升。
(三)操作风险
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所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内部,内控合规制度不健全、对外汇政策掌握不到位、岗位职责划分不清、操作流程不规范、执行力不强、系统失灵、内部监管不到位及外部事件等,都会导致银行直接或间接遭受风险事件。
六、对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建议在日趋复杂的国际金融大环境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的重点在于,以提高经营效益和盈利水平为目标,以业务创新和突破为手段,积极防范业务风险,确保国际业务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稳健开展。
(一)登高望远,寻求多方合作,建立互助共享平台
“平台”是2017年我们最常听到的热门词汇之一,面对内忧外患的经营环境,进入2018年,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业务应开拓视野,积极实践,寻求跨区域合作,多方建立互助共享平台。
第一,登高望远,积极寻求大型银行协助。借助国有大型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的成熟、高新技术平台,拓展业务范畴。例如跨境人民币、外币资金跨境清算,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间接参与行,可选择与大型银行建立代理清算关系;又如国际结算产品,在国外银行及国内外客户对农村商业银行自身规模和品牌不够信任的合作之初,可与国内大型银行签订全面国际结算产品代理框架协议,从而获得客户资源,拓宽盈利渠道。
第二,跨区域多方合作,寻求业务拓展机遇。农村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人才应积极参与同业交流,立足本行,放眼域外,向国际业务开展势头较好的银行及专业机构学习先进经验,寻求合作机遇。例如清算代理业务,农村商业银行很难与同区域其他银行开展合作,由于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各方筛查要求,一定程度上会暴露客户交易信息,代理双方同属一个业务经营区域,客户资源难免有所竞争,因此更多的农村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选择与域外代理清算模式较为成熟的银行机构进行业务合作。又如,在本地区机构开展国际业务较少的情况下,作为域内先锋,急需寻求域外先进同业以及专业机构进行帮助和辅导。
第三,加强兄弟行社帮扶力度,以老带新。国际业务在我国各县市级农村商业银行尚属新兴业务,有些省份甚至还没有农村商业银行正式开办外汇业务。这就需要从省联社到先开办业务的农村商业银行,梳理出外汇业务各项资质申报流程、各类业务系统搭建和运维流程、人员岗位设置等开办经验,以老带新,大力帮扶尚处于筹备开展阶段的兄弟行社,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二)由各省联社牵头建立国际业务管理体系
例如,由各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引进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名单筛查系统,统一嵌套至国际结算系统中,各农村商业银行在进行跨境结算时,可以对收付款人、收付款银行信息进行联动筛查,降低触碰国际制裁及监管名单风险。
又如,为难以独自承担SWIFT系统通讯清算费用的联社,统一进行跨境清算。在我国部分经济发达省份联社,已经开始尝试推广由省联社与各家农村商业银行签订农信外汇资金清算服务协议,秉承加入自愿、平台共享、优化服务等原则,统一代为处理跨境资金清算,形成互利互惠、沟通协商的业务合作模式,可以适当借鉴。
(三)依法合规开展国际业务,稳中求进
第一,建立、健全国际业务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外汇业务有章可循,制度先行。农村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业务时,应严格按照人民银行、银监局、外汇局等监管机构及省联社内控制度管理要求,构建合规经营体系,搭建业务管理框架,建立、健全各项外汇业务规章制度,明晰业务操作规程,明确岗位权限和职责,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规避业务操作风险,严守国际业务合规经营。
第二,贯彻落实展业原则,审慎合规进行业务操作。国际业务从业人员处理代客业务时,应从事前客户身份识别、事中业务审核、事后持续监测三个环节,贯穿落实“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尽职审查”展业三原则,坚持围绕真实性、合规性、审慎性的层层递进逻辑开展尽职调查。定期依据相关制度要求进行业务风险自查,例如客户留存资料的真实性、系统信息查询的准确性、印章及签章是否齐全、账户金额往来是否真实等。通过自查和内外部检查,增强业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业务操作,从思想源头控制风险,保证国际业务稳健、良好开展。
第三,加强合规经营教育,提升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国际业务风险环节较多,且涉及跨境资金划转,一旦工作人员因操作疏忽或主观故意而产生汇兑损失甚至汇划偏差,资金追回难度和声誉影响可想而知。要想杜绝重大风险案件发生,必须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合规经营教育,应将规章制度培训和金融案件实例相结合,力求达到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的培训效果,提升员工合规操作意识,真正做到明职责、懂制度、会操作。
(四)打造高素质国际业务团队,使国际业务发展充满活力。
国际业务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需要外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外汇政策理解到位、实际操作经验丰富、抗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农村商业银行应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方面组建高素质国际业务人才队伍,多渠道、多形式对员工进行外管政策和业务操作培训,以适应国际业务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鼓励、支持业务创新和突破,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有效拉动整体经营管理 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