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欧盟当地时间19日公布反倾销调查新方法修正案。修正案不再有把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假设,但却引入了市场“严重扭曲”的概念。在符合所谓市场“严重扭曲”的情况下,欧盟可以弃用出口国的价格或成本,而选择使用第三国或国际市场价格或成本来确定是否存在倾销,即“替代国”做法。
按照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规定,所有WTO成员都必须在2016年12月11日后停止在对华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做法,这与是否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无关。但欧盟引入“市场严重扭曲”的概念,却为今后对华继续使用“替代国”做法留了“后手”。
此前,美国也公开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继续使用“替代国”做法。
使用“替代国”价格计算倾销幅度,将很容易认定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并可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削弱中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欧委会测算,与使用标准方法计算相比,用“替代国”方法计算的反倾销税率平均高出30%。
中国驻WTO大使张向晨日前坦言,在很多反倾销案中,歧视性的高额反倾销税导致中国企业停业破产,数以万计的工人被迫下岗,对中国出口产业和工薪家庭造成了严重后果。
受害的还有整个多边贸易体系。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0日指出,WTO规则既不存在市场“严重扭曲”的概念,也没有社会和环境倾销的规定。欧盟突破WTO规则继续使用“替代国”方法,并且用欧盟单方制定的标准衡量其他国家是否存在市场“严重扭曲”,将削弱WTO反倾销法律体系的权威性。
用张向晨的话说,对于什么是市场经济,目前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按照本国对市场经济的定义曲解WTO规则,其实质在于操纵国际贸易规则,并令其他WTO成员屈从于他们自行设立的规矩。
规则,是多边贸易体系的基础。藐视、歪曲规则,将损害WTO的权威,也将危及全体成员对多边贸易体系的信念。
对欧美而言,继续使用“替代国”做法看似可以保护本国企业,实则损人不利己。
其一,欧美不少企业均在华设厂、投资、贴牌进口“中国制造”。在此情况下,欧美如果用“替代国”做法,既不利于自身产业健康发展,也有损消费者利益。
其二,中国现为欧美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今后中欧、中美经贸合作将有更多增长点和新机遇,而履行第15条义务是中国的重大关切之一。
在此情况下,“如果继续坚持反倾销‘替代国’做法,将使双边经贸往来面临很大阻力,得不偿失”,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目前,中国已将欧美坚持使用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诉诸WTO。欧美唯有严格遵守WTO规则,全面、切实履行义务,才能获得双赢。
(原标题:“替代国”做法依旧 欧美接连“犯规”伤害了谁?)
欧盟颁布反倾销新规 将中国单列为市场严重扭曲经济体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12月19日正式发布反倾销调查新规,12月20日在一份报告中将中国单列为需要特别关注的国家,并陈述了认定国家干预导致中国经济存在严重市场扭曲的理由。
在一份长达465页的报告中,欧盟执委会认定,中国政府对诸如土地或资本等资源的配置施加了决定性影响,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报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欧盟已经修改了处理反倾销调查的方法。
在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争论后,欧盟同意,涉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的倾销案中,确定是否存在倾销的标准参考值是出口国的国内价格。
不过,对于存在“严重市场扭曲”的案例,将采取不同的做法。这一例外预计将包括很多中国企业,其中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已经被征收进口税。
在这类案例中,欧盟将采用国际基准来计算产品的公平价格。
负责制定欧盟贸易政策的欧盟执委会表示,其编制的行业或经济领域的报告,旨在给想要提起申诉的欧盟生产商提供指引。
在周三颁布新规时,欧盟执委会只编制了一份关于中国的报告。不过,执委会表示,接下来可能针对俄罗斯编写报告。
中国去年就欧洲和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向WTO提起申述,并要求欧美在2016年底,中国入世约15年后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
不过,欧盟执委会在周三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所不同。
报告称,中国共产党设定并控制了经济计划的各个方面,银行是在一个“僵硬且扭曲的”金融体系下执行其经济计划,并给受保护的本国企业提供优惠待遇的工具。
在中国的这些目标领域中,企业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是免费,获得土地。他们还享受廉价的能源,并以被人为压低的借贷成本优先获取资金。且这些领域的原材料价格受到高度控制,工人权利也受到限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