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是
1 总体上中国和美国的国情差别真是太太太大了: 这直接导致sns认知和存在价值上的差异。
SNS是新一轮馈赠经济的重生,为适合分享的“社会资本”提供的社会化服务,facebook也得益于社会资本这个“越分享越增值的信息和体验”。但“馈赠”是以实名制为基础的,中国的国情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没有进入馈赠经济时代,还是农业工业化经济时代,意识形态上仍然停留在“越分享越少越混乱”的思维,故中国sns仍处在初级的娱乐解闷阶段。所以,我也认同中国的facebook不是人人,而是qqzone。
2 某些场景下也没什么太大差别:比如:有一帮有才情,有想法,有资源的朋友比具体做什么产品形态可能更重要。
3 贪多嚼不烂,很多公司不是被饿死了,是被自己撑死的,而且是画大饼撑死滴。
4 创新是大环境的集体行为,优胜劣汰的结果不一定都是始作俑者伟大了,所以要不耻山寨,山寨光荣,然后从微创新起步,天天嚷嚷着纯粹意义上创新的人只可能继续嚷嚷下去,低姿态地做更重要。
(但话又说回来了,互联网web2.0之所以伟大,就是满足了芸芸众生的长尾需求,而长尾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独立思考,个人主义倾向。而
伟大的创新之源点也无一例外是个人独立思考和实践的产物。互联网是释放链接聚合这种能量的平台。)
5 完美向来是用来抚慰后来崇拜者心灵的狗汤,成功人士只要在一点与众不同敢作敢为就有可能成功,而想成就完美再发力时,很可能你已经该退休了。
6 成功在哪里?成功在random projects里: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的先知和天才,这些所谓的天才都是极其勤奋,专注,多试错,快速调整,试出来最后的成功。
7 要说一定存在天才和先知,那这些人所谓先和天就在于很小的时候就为极其热衷一件事情打好了基础,成年后天天在疯狂地思考琢磨这件事情,这个事情后来就很早就成为这些人的信仰,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从心底不信仰某件事情可能做好的几率低得多。
8 “当你网罗五亿朋友也将收获几个敌人” 坚定的勇气很重要, 变化会令大部分人感到不安,但没有这种勇气去真正的实践,想周旋于所有人之间让所有人都满意,成为“春晚”模式的牺牲品,那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9 “我的目标绝不仅是创造一家公司”--这句话对我产生了深层的facebook眩晕。。 facebook的核心价值 :信息的公开和极度透明 ,facebook自身的决策也同样趋于这种透明化的分权到个人,甚至远见卓识到主动把facebook的核心stream api open出去,一个公司形态的领导者其远见已经超出了99%的政治家,更关键的是其正在向这个目标依赖互联网在实质性地演练和推进。从这个角度,即使是“不作恶”的google,相比之下也黯然失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