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语言一般而言,一位有才华、“身体自由度”比较高的公众人物,在公共场合和媒体上是很容易吸引群众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在举手投足之间让人有“放松、自在”的感觉。
|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明把话清清楚楚地讲过,为什么还是有“沟”没有“通”?美国加州大学的阿尔伯特•梅拉宾曾经针对“沟通”做过研究,提出:在沟通过程中起作用的,肢体语言占
55%,语调占38%,内容只占7%。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沟通除了“内容”之外,更重要的还有“肢体语言”和“语调”。
我们说一个人是受欢迎的,通常是指这个人的性格具备了开朗、风趣、平易近人或热忱等特点。但是用人的性格来衡量一个人的受欢迎程度就颇为抽象,是否还有比较具体的指针?答案是“有”。具体的指针除了这个人拥有宽宏的气度、谈笑风生的本事、善解人意的言词,或是出手大方之外,还有“身体的自由度”。
(一)身体的自由度
身体是有表情的,一个人除了用衣着服饰来显示身份、地位和个人品位之外,还可以依靠言词和肢体动作来树立自己的形象。
在公开场合,我们发现:一个人受欢迎的程度和身体的自由度成正比。这里的“受欢迎”并不代表“受尊敬”,而是代表一般观众“接受”的程度。
一个说话时只有嘴部在动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僵化而严肃的。如果能够加上一些喜怒哀乐的表情,那么,“人情味”就开始出来了;接下来,如果能再加点手势,或自然变化的肢体动作,那么,“身体的自由度”就很丰富了。
(二)举手投足都是学问
一般而言,一位有才华、“身体自由度”比较高的公众人物,在公共场合和媒体上是很容易吸引群众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在举手投足之间让人有“放松、自在”的感觉。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渴望和同事、客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那么不妨从舒放“身体的自由度”开始,让身体的表情不再只是拘泥于嘴部或脸部,而是更自然地伸展肢体空间。例如,对方说笑话时,不吝于给予关怀和畅笑;对方做对事时,不吝于鼓掌祝贺;对方遇到挫折时,也不吝于给予温馨的握手或拥抱等。
(三)
眼神居首位在沟通管理学上,肢体语言占了55%的分量,而肢体语言中又以“眼神”居首位,其次才是微笑和点头。“看重”就是把对方看得很重要。尽管有人不说话,但他的眼神却往往“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人欣不欣赏我们,接不接纳我们,看他的眼神即可一目了然。
在家里,孩子看着父母的眼神成长;在公司里,员工看着主管的眼神工作。关怀、激励和信任的眼神,往往使孩子和员工觉得自己很受重视。当你和你的新客户说话的时候,在肢体语言上,切忌斜视或由上向下看对方,最好尽快调整身体和脸部的角度,正面向着对方。
我曾到一家新银行询问某些事宜。柜台服务员一见我走近,立刻起身,眼睛平视着我,并礼貌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当场让我有备受“看重”而舒服的感觉。
(四)随时带着欢喜的眼神
如果你用平视的眼神和对方沟通,却没有得到预期的良好响应,不妨先自己照镜子或请好友代为观察:你的眼神是否带有关怀的情感?如果答案是“NO”,那么请自我练习,每天至少五分钟,看着自己在镜中的眼睛,说:“我喜欢我自己。”如果能做到完全的自我接纳,眼神就会灵活起来,并很自然地带着关怀的情感。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的奇妙,当我们带着欢喜、欣赏的眼神来看对方,对方得到这份“映照”后,很自然地,也会减少抗拒而回报以良好的“看重”。
不论是初识还是旧识,你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和对方很“
谈得来”?有
一个诀窍就是通过观察对方的“手势”,来调整和他言语沟通的切入点。根据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的左右脑功能分担说,我们知道人类的左脑是理性脑,右脑是感情脑。
(五)用“手势”找对沟通的切入点
一般而言,左脑发达的人擅长理解、评估、分析;右脑发达的人擅长想象、描述、创意。脑力研究专家赫尔曼曾经测验过七千多人,看他们喜欢用脑的哪一边,结果发现这和一个人的职业有很大关系。偏重左脑的人多数是律师、医师、税务专家等;而偏重右脑的人多数是诗人、音乐家、建筑师、舞蹈家等。
再进一步来探讨,我们发现,通常左脑发达的人少用手势来强调内容,而右脑发达的人则是肢体语言丰富,甚至在说某一件事时会手舞足蹈。
所以,当我们碰到对方在谈话中手势不停地起落挥动,这时若你感受到一见如故,不妨也有类似的肢体动作,同时以右脑人士喜欢的“感性言词”作为沟通的切入点,例如,我们可以说:“对,我和你有一样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对方少用手势,而且讲话“斩钉截铁”,碰到这种做事讲求效率的人,那么,我们不妨以左脑人士喜欢的“肯定言词”作为沟通的切入点,例如,我们可以说:“对,针对这件事,我有两点建议,一是……二是……”总之,当对方感觉到和我们“频率”相近时,很自然就会敞开心扉和我们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