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老总20多年的从业经历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外贸”,今年42岁的吴汉胜,却有着20多年的从业经历。
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还是扬州友谊服装厂供销科的一名外贸业务员。1998年10月,以25万元资本起家,吴汉胜创办了第一家企业——扬州龙胜制衣厂。2000年10月,他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组建中外合资扬州国联制衣厂有限公司。他用10多年时间,完成了从营销业务员到制衣厂厂长、再到企业董事长的成长历程。作为江苏服装界的领军人物,吴汉胜在外贸滑坡和“用工荒”面前,他走了“转内销”、“加薪”两步棋,对员工实现了“不裁员、不欠薪,逐步加薪”的承诺,企业也得到新的发展。
外贸转内销“两条腿”走路
吴汉胜认为,无条件地承接国际市场并非上策,与其耗费大量成本获得缺少含金量的外贸订单,不如寻求真正市场化的内销之路。2010年7月,他看中扬州的一家品牌羽绒服生产企业,收购了该企业的大部分产权,并利用这家企业原有的销售网络和渠道,顺利打通内销制约瓶颈。基于原有工厂的超大规模的生产实力,企业得以从外贸成功转向内销。
与此同时,吴汉胜又将公司培植的两个自有品牌加入“内销战场”,形成了格林汉胜等三个品牌在内销市场并驾齐驱的局面。2010年企业销售收入约10亿元人民币,外贸和内销各占50%,由于用工成本上涨了20%,原材料涨了8%—10%,去年出口服装的利润只有5%,出口贸易亏损严重,好在“两条腿”走路,外贸不行内销补,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吴汉胜笑称:“现在内销已经成为企业运作的一个基本生活保障。”
2011年又与常熟某知名服装企业联手,加速资源的再整合。当然,这些布局全部得力于托底的实业框架——8个生产基地,3000多名工人和15000家加盟店。而今,扬州国联正在积极进行设备改造,积极投身于更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将再度发力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直销市场甚至农村乡镇一级的销售渠道。
不裁员不减薪这里没有“用工荒”
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吴汉胜向员工作出了“不裁员、不欠薪”的承诺。
“2011年还没有开工,我们已经向工人预先支付了1300多万元。”为了保证充足的用工需要,吴汉胜在年前向一线工人每人预付了5000元保证金。在扬州国联制衣厂有限公司,员工平均年收入达4万元,并且每年有20%的增长。同时,企业为每名员工都办理了“三险一金”。给员工“高薪”,员工就乐于为企业奉献。2008年以来,国联制衣员工一直稳定在3200人左右,是扬州地区工人流动量较少的服装企业。不管外面用工多紧,这里却始终没有“用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