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1978-1992年),由于经济体制从严格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商品经济体制,使得中国外贸政策开始变化。外贸政策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制型的开放式保护贸易政策。
这一阶段外贸政策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1982年1月党中央书记处会议,它为对外经济工作确定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二是1986年“七五”计划的公开发表,为对外贸易战略设计了明确的蓝图。
这一阶段的外贸政策着重体现在奖出限入的政策上:(1) 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2) 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的产业,并进口相应的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
中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与改革开放前相比,这一阶段的外贸政策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的是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此阶段的外贸政策为国家统制下的开放型保护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