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纺有70多年建厂史,前身为日本国富士瓦斯纺绩株式会社于1923年(民国12年)在辽阳建立的满洲纺绩株式会社,公称资本500万日元。筹办初期,为平抑社会舆论,曾吸收城内东街周家馆子财东周建人投一小部分资金,美其名曰中日合办,但很快就将周排挤出去,变为纯东洋纱厂。同年6月破土动工,占地面积16.53万平方米。同时招派37名青年男工赴青岛富士纺绩株式会社实习技术,翌年返辽,成为辽纺的第一代技术工人。民国13年(1924)5月开始试生产,10月19日举行开工典礼。第一工厂竣工后,纺部安装阿萨利斯式精纺机80台,纱锭31360枚。织部安装丰田式织机505台。工人近2700名,生产能力日产棉纱12000公斤85捆,棉布1500匹,纱的品种为10、14、15、16、20支;布的品种为粗布。到1925年,u201c奉元u201d贬值,u201c满绩u201d生产每况愈下,资本损失达200多万元,处于倒闭边缘。到民国20年(1931)股金减至250万元,勉强维持生产。u201c九?一八u201d事变后,借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获得转机,到民国24年(1935)股金又恢复到500万元。
民国22年(1933)稍有扩大,增装寿式精纺机15台(纱锭6000枚),并首次安装捻线机5台,计1800锭,增添工人300人,每日增产棉纱200公斤。民国24年(1935)增建第二工厂,纺部安装阿萨利斯式和道勃生精纺机104台,计纱锭41340枚,织部安装远州式织布机540台,于民国25年(1936)正式投产后,全厂共有纺机199台78700锭,织机1045台,捻线机10台3480锭,工人增至4500人,日产棉纱23420公斤,棉布1650匹。1940年增设染色工厂,装有染槽40个,干燥机5台,拉宽机2台,增添工人80人。民国30年(1941)每日可染布1200匹,其后又增设缝纫机190台。
民国30年(1941)12月至民国34年(1945)8月,由于原棉奇缺,生产一直处于萧条状态,仅有二工厂104台精纺机41340锭和织机540台运转,其余设备全部闲置。
民国35年(1946)初,民主政府接管辽纺,月余撤退,生产无明显恢复。同年4月国民党政府经济部接收辽纺,9月1日移交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属四大家族宋氏所有)。民国36年(1947)夏,中纺公司将辽纺部分机器设备迁至沈阳,成立辽纺沈阳分厂。
1948年2月,辽阳二次解放,辽东省财经办事处接管辽纺,为了解放战争需要,将部分机器设备运至战略后方安东(今丹东市)。1948年7月15日国民党再度入侵辽阳,中纺公司又接收辽纺。解放战争期间,原棉极度匮乏,电力严重不足,辽纺生产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
1948年10月30日,辽阳最后解放,辽东省经建处接管辽纺,积极组织复工,11月9日正式开工生产。12月8日,辽东经建处将辽纺移交给东北纺织管理局,东纺局派李公然任新辽纺第一任厂长。1948年末辽纺开动纺部设备8000锭,织部设备116台。
辽纺经过1949年至1952年的恢复与建设,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激励下,生产热情十分高涨,先后在细纱车间,总结了周玉珍小组落纱工作法,在摇纱车间推广了李秀云卷纱工作法,同时推广郝建秀工作法,提高了细纱挡车工的操作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消耗。1952年棉纱产量比1949年增长4.6倍,棉布产量比1949年增长2.5倍。
1953年至1957年,东北纺织管理局在辽纺搞建章建制试点,1954年起按照苏联企业体制推行u201c一长制u201d,加强经济核算,开展劳动竞赛。到1957年,棉纱及棉布产量分别比1952年下降6.8%和13%。1958年废除u201c一长制u201d,在大跃进形势下大办钢铁,组织千余名职工上山采矿,修建土高炉炼铁。1960年,因原棉不足,被迫停产,当时成立卫星厂生产石英管、坩锅、电炉丝。停工后组成保全维修队维护设备。1962年棉纱产量只有1957年的2.2%,棉布产量只有1957年的0.3%,并亏损3万元。
1963年国内经济形势好转,辽纺立即着手复工事宜,到1965年棉纱产量比1957年增长10%,棉布产量比1957年增长16%。1966年至1970年处于u201c文化大革命u201d时期,无政府思潮严重,造成1968年没完成生产任务,亏损达122万元。1971年至1978年辽纺成立革命委员会,生产秩序有所好转,但经济效益不佳。此间纱支趋向中高支,布匹趋向密度较大的产品,并开发涤棉混纺产品。1975年纱及布的产量,比1965年分别增长6.6%和下降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一系列政策,全厂职工空前团结,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新,产量质量都得到提高。1980年纱布产量比1975年分别增长28.9%和63.3%。
1981年至1988年辽纺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开拓国际市场,修建外贸专织车间,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纱与布的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35.3%和73.1%,比1952年分别增长70%和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