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最突出的成绩就是GDP的增长,始终保持在9%以上,一般在9.4%~9.5%。对外贸易行业飞速发展,我国的外贸行业在世界市场当中,作为出口市场,作为进口市场,都是举足轻重的,因而我国遇到了一系列来自欧盟、美国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u201c十五u201d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为u201c十一五u201d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增加5232亿元;中国经济保持8.8%的年均增速;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9.6%和6.2%。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十五计划的主要特点「十五」计划是中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新世纪初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为纲领,与过去多个五年计划有很大不同。其主要特点如下:
1、市场为基础的五年计划
「十五」计划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历时二十二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出现了三大变化:
其一,经济快速成长改变了市场供求关系,商品短缺时代基本结束。改革打破了原有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开放改变了封闭的经济循环,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三大变化下制订的五年计划,必须是以市场为基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计划。其二,虽然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科技比较落后、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高、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差距拉大、体制性障碍仍很突出、贪污腐化等现象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在今后能否解决,必须依靠深化体制改革去加以解决。
2、主要目标的范围扩大
以往各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标偏重於经济增长速度,「九五」计划则加进了体制改革目标,「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范围进一步扩大,涵盖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目标比较全面、强调均衡发展的五年计划。
3、确提出以发展为主题
「九五」计划在处理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时,更加重视稳定问题。「十五」计划则提出以发展为主题,强调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如果经济发展缓慢,这些问题都会成为突出的矛盾。另一方面,世界上科技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既给中国提供了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新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4、三大因素作为发展动力
过去多个五年计划都是以数量扩张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九五」计划开始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五」计划更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三大内在因素,即结构调整、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不仅调整范围比「九五」计划要大得多,而且还把结构调整作为今后五年经济工作的主线。具体地说:
(一)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当前特别要重视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具体措施包括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对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馀粮、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和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人员;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等。
二是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具体措施包括: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在能源、冶金、化工、轻纺、机械、汽车、建材及建筑等行业,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技术设备。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形成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压缩部分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具体措施包括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谘询、法律服务等行业。
四是优先发展信息化,努力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重点推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超高速网络系统、新一代移动通信装备和数字电视系统等核心信息技术的产业化,把工业化和产业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搞好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等两个资源战略问题。
(二)企业结构调整目标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形成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通过主动退出和积极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三)区域调整对地区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是新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内容。「建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十五」期间关键要抓好开局,突出重点,力争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突破。中部地区要发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东部地区则要继续发挥其全国经济中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城乡结构调整实施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人口、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是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另一项新任务。由於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绝大多数,中国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其可行途径是发展小城镇,重点是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