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应包括:政策主体、 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
从 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
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这是根据本国 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本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本国的 经济发展战略和本国产品在 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本国的资源、产业结构等情况,制定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对外贸易基本政策。
2、对外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
这是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本国与不同国别(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关系,分别制定的适应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
3、对外贸易具体政策,又称进出口商品政策
这是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同商品在国内外的 需求和 供应情况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分别制定的适用于不同产业或不同类别商品的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般反映本国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在 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 资产阶级内部,一般存在着若干不同的 利益集团。在一定时期,某一集团在政治上占上风,则该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就反映这个集团的利益和意志,主要为这个集团服务。因此,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常在此问题上发生争吵。
一个国家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一般是由该国的立法机构进行。在资本主义国家是由其议会直接通过贸易法案,或由议会授权总统或政府制订 、颁布有关的法令或规章,如 进出口商品 关税的提高或降低、进出口商品的限额、是否实行许可证制、 商品检验规章以及与外国签订 贸易协定等。
对外贸易政策在制定以前,立法机构一般要征询各大企业集团的意见。大企业主也必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通过其组织──企业主协会或商会向立法机构提出建议,施加影响。
在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和贯彻方面,国家一般设立一系列专门机构,按照对外贸易政策的规定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管理。如在政府中设立外贸部或 商业部作为 对外贸易的 行政管理机构;在 对外开放的口岸地点设立海关作为 进出口商品的通道,对商品进行监督查验、征收 关税、查禁 走私;设立 进出口银行,从金融上支持商品的进出口,发放 出口信贷、办理国际 支付结算;设立 商品检验局和 卫生检疫机构,从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卫生和 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