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日子是勤俭一些还是铺张一些好?这样的争论历来就有。今年朋友们的争论不仅使用的是“PK”的字眼,更具有了拉动内需的内容。的确,按照鼓励消费刺激经济的逻辑,铺张一些是好事。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不断看到各级政府精简会议、企业压缩成本之类的报道。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相互矛盾的现象呢?这涉及到两种财富观。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迎来科学发展观的春天。
根据西方的经济思维,财富等于收入除以利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Y/r。要想增加人们对追求财富的满足感,一方面要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要降低利率。于是随着中央政府4万亿资金促发展方案的推出,各地配套资金纷纷紧跟,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一降再降。然而,广大中小企业仍然感到今年的“冬季”特别冷,展望2009年的“春天”亦不敢盲目乐观。这除了“大地微微暖气吹”一时难抵“高天滚滚寒流急”之外,还因为有另外一种财富观存在。
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这种财富观也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财富=生/食=为/用。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财富与“生之者”成正比,与“食之者”成反比。“生之者众,食之者寡”,才不失为生财之道。“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是对前者的补充,其中反映了国人储蓄思想的渊源和控制成本的理念。相比较而言,这种财富观更符合实体经济的实际。
两种财富观有明显的区别,如果说西方的财富观是数字化的衍生,那么中国的财富观就是以实物为基础;如果说西方的财富观更多的具有虚拟经济的色彩,那么中国的财富观则包含着浓浓地实体经济的成分;如果说西方的财富观反映了发达经济的诉求,那么中国的财富观则反映了资源有限情况下的自我节制。但是这很难说在思维方式上有什么先进与落后之分,西方的财富观固然需要以先进的科技力量作支撑,同时又面临着供过于求,竞争十分激烈地严峻形势;中国的财富观同样重视自然规律地能动利用,只不过更强调可持续发展,靠苦练内功而不是资源掠夺性消耗。
两种财富观的确有相互矛盾之处,比如中国的财富观倡导储蓄,量入为出;而西方的财富观则善于将资金与实物的周转分离开来,今天敢于花明天的钱。按照专利保护的制度设计,其逻辑恰恰是与“生之者众,食之者寡”的要求相反的,其理想状态是“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如果按照中国的财富观实施控制,消费市场就会受到抑制。然而两者又是相互补充的。如果说按照西方的财富观刺激经济是为了增强消费信心,形成内需增大的市场环境;那么按照中国的财富观苦练内功则是企业在市场上胜出的途径,一方面要坚持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控制成本。两种财富观通过相互转化而相辅相成,即通过富民政策增强人们抗风险的信心,放心消费,使企业的创造的价值得以顺利实现;而企业通过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从而形成藏富于民的坚实的社会基础,步入市场繁荣的良性循环。
其实,中国的财富观并非刻意限制人们的消费,只不过没有通过“术”的算计提出,而是在“道”的层次上以“仁”惠施的,例如倡导仁爱精神,主张仗义疏财等等。于是“以义为利”是对上的要求,管理者压缩成本是修养自身;以“民之所好好之”是对下的关爱,崇尚济危扶困。由此可以看出,两种财富观可以并行不悖,在市场经济中应当义利兼顾,至少两者不应当有所偏废。尽管传统的财富观在知识经济中要与时俱进,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同时认识到,经济管理的真功夫还是要回到“基本面”,即解决好传统思维中的基本问题。
如此说来,当政府推出扩大内需的政策后,我们不能坐等天下掉下馅饼,只有通过传统的财富观使之落地,才能产生积极地效果:首先,政府扩大内需的资金除了用于投资,主要应当用来提高低收入者的购买力。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给政府高官大幅度提高工资,在高薪养廉的同时,由他们的高消费来拉动内需。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照此推论,政府机构膨胀、公款消费、人民负担加重就会合法化。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从提高劳动效率的角度重新解读“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严格进行成本控制。当然,这不能通过大量裁员、克扣职工福利来实现,应当通过技术创新的途径减少消耗,提升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使得“生之者众”。再次,在资源的涵养上体现“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的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这里的“为之者”可以理解成环境保护,这样的措施必须得力。在经济发展中保持一定的速度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更不能竭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