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大市场的吸引力,营造更加开放与包容,多元文化共生的创新生态环境,吸引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人才流向中国,那么我们才有机会赢得下一个20年。
文 | 严睿
编辑 | 刘煜
“欢迎谷歌重回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必须遵守中国法律。”中国官媒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的这一发文,引发了民间热烈的讨论。
谷歌回归,意识形态层面的忧虑不在少数。然而,说到底谷歌不过是一家科技公司,过度用民族主义情结来审视这样一个商业行为,反倒是等于我们自己筑起了壁垒。
携程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曾发文称,继续隔离这些国际主流社交网络,除了影响入境旅游以外,隔离国际主流社交媒体,不利于中国的创新融入世界创新网络;对于国外主流的网络媒体不熟悉,也不利于中国公司在国外推广中国的科技产品;在国内方便地使用这些外国网站,也有利于外界了解中国;利用高科技高效审查互联网内容其实是大势所趋。
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欢迎谷歌回到中国市场,欢迎任何带着善意的全球化公司来中国发展,与我们共同推动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一方面这彰显了中国大市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在;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政体自信、经济自信、文化自信的表现。
互联网时代带给人类最大的改变就是信息获取和交换的速率极大提升。作为全球互联网搜索引擎第一品牌,谷歌再度来到中国,对于世界认识中国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西方一些国家反全球化思潮渐盛的背景之下。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开放40年是奠定中国能取得今天经济发展成就的基石。当我们把改革开放置于全球化的历史大潮中就会发现,这是我们融入世界经济命运共同体最好的方式。
“入世”的近20年时间,中国逐渐与世界发展同频。从商贸往来到文化交流,从人才汇聚到资本涌动,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与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生着越来越高频的链接。
纵观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没有哪一域疆土是靠封闭自生而繁荣不衰的。愈是开放的环境,信息、商品、资本、人才的流动速率愈高,同时也意味着经济越繁荣。
以谷歌回归中国市场为引子,笔者希望重点对信息和人的流动这两个要素来做分析论述,反向推论中国创新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一些问题。权且抛砖引玉。
01 | 网络通航与信息强国
任何改变人类的技术都不会只在一隅产生影响力,只有当它具有普世效应的时候才能堪称伟大。
毋庸置疑,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全人类的链接方式,超越了物理意义上的地域区隔或者国别疆界,地球如村,人类从未如此相近过。我们何曾想象远距大洲大洋两端,可以随时随地的交流互动,获取信息便捷高效还成本低廉。
INS上全世界网友都可以连通互动,看遍美好风景;天猫海淘上全球商家都可以把商品卖到中国;微信支付、支付宝转账在欧洲、在美国同样日渐风靡,这些已成互联网世界的日常。
中国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上基本与世界是同步,在某些领域是领先的,但我们在互联网信息流动性上却是封闭和保守的。
我们阻隔与国际主流互联网站点、社交媒体直接通航,也等于阻隔了世界对我们的了解、认知的很重要的渠道。梁建章与“人口与未来”网站联合创始人黄文政合著的《人口创新力》一书中认为,设置“防火墙”是绝对必要的管理责任,技术进步也在提升着网络监管的能力,但隔绝网络通航却是因噎废食的做法。
“隔离国际主流社交媒体,不利于中国的创新融入世界创新网络。这首先体现在,中国学者获取国外资讯变得非常不方便。再者,中国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也不方便和国外的同行建立密切的联系。比如,与国外同行不能用脸书交流,就像中国人之间不能用微信交流那样不方便。”
“对于国外主流的网络媒体不熟悉,也不利于中国公司在国外推广中国的科技产品。如果要把中国的商品尤其是复杂的高科技产品或者文化产品推销给外国人,那就要对他们的消费和流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中国的营销和创意人员难以接触到国际主流社交网络,将严重影响中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拓展。”
“其实在国内方便地使用这些外国网站,也有利于外界了解中国。很多中国年轻人的英文已经很好,他们可以在主流国际网站上充分发表自己的声音,让世界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国,减少很多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误解。”
“利用高科技高效审查互联网内容其实是大势所趋。世界互联网巨头如脸书最近也迫于政府和公众的压力,大幅度加强互联网上内容的控制和管理。希望这些国际互联网公司能够和中国政府一起探索一套适合中国互联网管理制度的办法。”
因此,两位企业家提出了颇有建设性的意见,要进一步提示外部交流量,除了继续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外,还应进一步开放信息和人员的交流。
关于信息开放,他们认为网络审查是有必要的,但从执行细节上可以更细化,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近年来,高科技的智能过滤手段应该已经今非昔比,从前不能做到的精准审查屏蔽,现在应该可以做到了。因此是否可以调整把国际主流网站整站封锁的策略,用大数据、高科技进行精准屏蔽,使国际互联网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舞台。”
结合梁建章前瞻性的观点。笔者亦认为,实现中国与全球网络通航在当今的世界格局变化期,着实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是建设信息强国、对外输出文化的重要举措。理由有八:
其一,实现网络通航能够使中国有更充分的渠道,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为主动话语权,建设我们的声量和影响力,逐渐消弥由于意识形态、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偏见和误解;
其二,利用谷歌、推特这样的国际互联网公司,我们可以吸引到更多国际市场的注意力,主动行销中国文化、中国产品和中国企业;
其三,在西方技术交流限制越来越多的时候,更需要我们通过开放的网络与世界同业进行更紧密的联系,展开各种层面的民间技术交流活动;
其四,网络通航可以促使中国创新力能够更快融入到世界创新体系当中,诸如代表中国创新力的“新四大发明”会更快成为引领世界的技术潮流,而大批中小创新企业也能享有全球化的创新资源;
其五,中国已经是全球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价值创造者,更加开放的网络通航环境有助于我们赢得在全球产业链条上合作伙伴的信任,以便整合各种产业链资源;
其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国际化的进程,或在全球资本市场融资上市,或通过并购参股取得市场渠道或者技术资源,网络通航一定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加速器;
其七,堵疏不如引。中国在海外有那么多华人、留学生,加上国内年轻一代的外语能力越来越强,与其让人去“翻墙”,不如利用这些优势,鼓励国人在国外社交网络上不断为中国发声。就像当年NBA全明星赛票选,无数姚明的粉丝跑去“刷”NBA官网一样;
其八,网络通航有利于我们在反腐、反金融犯罪、反国际诈骗、反网络色情暴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人权保护等领域,更高效的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同时还能建设中国的国际声誉。
实际上,任何国家都需要网络监管和安全方面的考量。如何在监管与开放之间把握好尺度,不至于管死也不至于放任,其实已经有了很多工具和手段。
比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工具,我们完全可以精准过滤,强化互联网信息传播与交互过程中的内容管控。还是那句话,堵疏不如引,封锁封杀不如引导机构与公众,一起探索管理机制。
02 | 人才流动与角逐创新力
近来,笔者观察到国内很多大城市利用一些户籍政策吸引年轻人落户,这背后其实是城市之间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阶段,争夺具有创新力的人口,保持城市竞争力的表征现象。
梁建章在《人口创新力》一书中,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内部交流量和外部交流量四个要素论述了人口创新力的观点性话题。敏锐的铺捉到未来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即:未来几十年,超低的生育率和育龄妇女的快速减少,将使得孩子和未来年轻人的数量大幅下降,让中国的创新优势大打折扣。
除了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继续维持庞大人口规模提供的人才库和大市场,以及开放户籍、加大城市土地供应以促进内部人口流动性,将年轻人向创新力更多旺盛的大城市流动之外,作者还提到一个非常值得延伸思考的命题就是提升“外部交流量”,尤其是信息和人才的交流。
的确,除了前述网络通航的信息交流外,人才的交流方面,我们也涵待提升开放度。例举一个数字:美国入境人数每年7500万人左右,中国2017年外籍入境人数只有2917万人(港澳台除外)。其中,签证不便利是入境中国的外国人人数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在全世界发动的贸易争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其反全球化的策略行为,这固然有其必然的历史动因,但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与其奉行的全球谋局并非相悖。
全世界美元资产向美国本土回流,其实也是在撬动全世界各种生产要素流向美国。这其中必然还包括智力资源。
美国近代崛起和强盛的原因之一,就是从二战期间开始,美国就吸纳了大量优秀的各国科学家,之后又培打造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持续吸引全球最优秀的年轻人。
从硅谷到华尔街,不同肤色人种的优秀人群为美国的发展战略及全球化延伸服务,前者是全球创新者的殿堂,后者是全球创新公司资本运作的朝圣之地。掌握人的要素,也是美国能够从生态顶端谋局全球的核心能力所在。
因此,已经置身全球化之中的我们,也需要在人的流动性上大做文章。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国大市场的吸引力,营造更加开放与包容,多元文化共生的创新生态环境,吸引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人才流向中国,那么我们才有机会赢得下一个20年。
单从入境人流数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中美之间的巨大落差。事实上,仅仅是签证的便利度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流入,长此以往必然会成为要素流动的瓶颈。
笔者观察到,在产业层面上,这个似乎并不难解决的问题,已经导致我们落后了很多,比如每年5000亿美元的全球旅游医疗市场中,中国几乎是缺位这一市场的,1亿美元的盘子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签证的问题。
另外,外国留学生以及创业者的吸引方面,我们也需要不断制订和完善新的机制来加速导流流入。如果我们今天还不重视人的流动性因素,那我们很可能会错失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抓手。
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3号
业务热线(微信同号):18143453325
业务邮箱:2848414880@qq.com
业务QQ:2848414880
顶部
合作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