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课堂 外贸网站 外贸SEO 付费广告 社交营销 外贸营销 外贸推广 外贸知识 外贸政策 外贸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贸课堂 > 外贸推广 > 清华传播学原理(1):传播学的“三位一体”

清华传播学原理(1):传播学的“三位一体”

一,传播论

1.“三位一体”的传播学

a.传播

U时代(Ubiquitous Time)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媒介时代

传播的概念:

人与人、与社会通过媒介和符号进行社会互动、信息互动的过程,

涉及发送者、中介、接受者三方,

目的是传递信息

传播的定位 本能、生产要素、社会交往的实质




学界的定义:“共享说”(传者和受者对信息的共享)、“互动关系说”(传播的双向性)、“信息符号说”(以信息符号为中介的活动)、“目的-刺激反应说”(传播的目的性)

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德弗勒(Melven L. Defleur)传播是“讯息、意念、态度、情感经由符号,从此传送至彼”

格伯纳(George Gerbner) 传播是“通过信息进行的社会互动”

郭庆光 (从社会学、信息科学视点结合来看)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崔保国 一分为二 传播是“信息传递现象(宇宙界),人类传播是“人与人、与社会间,通过媒介和符号进行的社会互动行为(人生界)




传播 的英文对应词 communication

汉语“传播”不强调 交互

英语 communication 包含 交互的含义

传播的特点:信息共享活动;社会关系的体现;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前提是传受双方拥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比如语言)




b.信息

1948 香农(Claude Elwood Shannon)《通信的数学理论》创立了“信息论”——信息是“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信息论的两大哲学问题——“信息”是什么?“信息”怎么“产生”的?至今尚无定论

信息的本质:物质的属性在人与物、与人之间的移动和传播;移动要靠人脑的感知、符号和媒介才能实现

信息的本质属性,乃 物质的反映、移动——

没有传播(“迁移”),不成信息




c.媒介

媒介(medium)是“信息传播的中介和载体”

媒体(media)是“二种或多种媒介组合在一起,发挥传播效力的传播机构或组织”

传媒(communication media),可理解为“传播”和“媒介(体)”合成,包括了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包括了所有媒介和媒体,具有多种媒介形态、多种媒体业态并存的特征

传媒产业(media industry)是“多数传媒企业、机构构成的集群

媒介形态(报纸) > 媒介业态(报业)

网络空间(cyber space) 《保护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战略》(美,2003)




d.传播学

传播、信息、媒介互相解释、互相定义,其实三者为人类传播的不同方面

传播研究起源于1920s,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工业化大生产创造了有别于传统社会的“大众社会”

传播学的形成(40,50s),源自新闻事业,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前身是大众传播学

学术渊源包括 行为科学(心理学 人类学)社会科学 信息科学(信息论 控制论 系统论)




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一般理论:媒体素养、传播原理

业务理论:采、写、编、评、播、摄

市场理论:广告、发行、产业、管理

文化理论:信息文明、媒介文化

制度理论:制度、规范、法律、政策




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的“5W”模式 描述了传播过程的同时,划分了传播学研究领域——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

后人补充了3个方面(源头 制度 规范),共8个方面




2.人类传播行为

a.人内传播

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又称内向、内在、自我、自身传播)

特点:

基础性)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同人性)信息交流发生在主我和客我/外界之间,传播者与接受者乃同一人;

(社会性与实践性)本质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应;

(系统性)传播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客观性)与外界保持着信息交流;

(主观性)对外部世界积极主动的反映

形式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感情(正常)、做梦、催眠(异常)

人内传播的生理基础:“六根”(眼耳鼻舌声意)

人内传播乃心理学和传播学的交叉领域




b.人际传播

定义:两个或连个以上的人之间,面对面或通过非大众传播媒介(电话、书信)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体现了人与人、与社会关系

起源于家人、亲戚间传播,恋爱就是人际传播的典例

特点:

(直接性)不依赖大众传播媒介

(多符号性)信息传递和接手的渠道多,比如面对面时,表情、眼神、动作都参与了传播

(即时性)反馈迅速,可随时进行传播方式和内容的调整,可控性强

(保密性)

(非制度化)传播关系的成立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封闭性,建立在合意、自愿基础上

分类:

1.直接交流(面对面);间接交流(借助有形物质媒介)

2.同步传播(如打电话);异步传播(发邮件)

微信、微博既包含人际传播,有包含大众传播

动机获取有助生产生活、社交的信息;实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建立和谐关系,以进行社会协作;满足社会性的精神/心理需求

社会功能自主观念和社会观念的形成,尤其表现在初级群体(如家庭)、次级群体(如学校)、非正式群体(自发形成的小群体,东方社群、霍桑实验)

大众传播分两级传播乃至于N级传播,其中人际传播是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口碑)




创新扩散理论也看重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

和人际传播相关的话题:面子 幽默感 雑談力




c.群体传播

群体的形成

1.必须有共同的目标或关心事项

2.成员具有协作的意愿

3.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存在一定的传播互动机制

(可见 群体的形成和传播密不可分)

群体传播: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与实现

群体意识:群体成员所共有的一种意识。包含群体的目标、对规范的认同。群体感情与归属感

群体传播能够推动群体意识的形成,而群体意识又会反作用于群体传播




群体的传播结构:信息的流量(互动交流频率高,乃形成群体意识的基础)、信息的流向(双向性即民主性,有利于群体意识的形成)

群体压力:当成员的个人意见与多数人意见分歧时所感到大压力,受此压力改变自己态度和行为,即所谓 从众

群体形成/传播的五个阶段:

1.Groping 试探阶段

2.Griping 磨合阶段

3.Grasping 协调阶段

4.Grouping 定位阶段

5.Group Action 活动阶段

群体性事件/集合行为:一种共同的集体冲动影响下的个人行为(非集合行为,即非组织性、短暂性

群体暗示: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观点或从事某行为

群体感染:某观点、情绪、行为经群体暗示,在群体中迅速蔓延

群体模仿:失去了理性判断的行为

所以群体事件往往是非理性、负面的。




d.组织传播

组织的定义: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角色分工,在统一意志下从事协作性行为的持续性群体(如政党、军队、企业)

韦伯(Max Weber):组织的特点是有统一指挥管理系统的群体

组织和群体的区别

1.(形成途径)群体是自然形成;组织则基于某种社会需要,按照社会契约人为建立

2.(成员互动)群体中,成员遵循一定行为规范,但不甚严格;组织中,成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新的,规范严格,而且往往成文

3.(结构层次)群体结构松散,没有层级,即非结构性的;组织则是一种权威的分层体系,具有系统的层级制或等级制




组织传播:组织为大臣适应内外环境的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传递与沟通的互动活动。功能包括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组织传播 分为

1.组织内传播:内部学习、组织讨论、内部杂志、工作手册

2.组织外传播:企业宣传,组织公关

组织内传播分 正式渠道 和 非正式渠道

正式渠道传播:信息沿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位及其从属或平行关系)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又可分为 纵向传播、横向传播)

非正式渠道:制度性组织关系之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又分 组织内的人机传播、非正式的群体传播)。非正式渠道能减少组织内的制度性机构压力,使成员能在“组织人”和“社会人”角色转换中,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性发挥,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发挥更大作用

组织外传播: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包含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组织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

信息输出活动: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宣传活动,如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形象设计




相关理论和学派

1.功能主义学派:研究传播与组织间的联系和影响,派生出了可持续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系统论学派

2.社会文化学派:组织是社会文化的结合,组织成员的传播互动,构建了组织文化,该文化是由片段式的亚文化单位组成

3.批判学派:关注组织中对立的权利结构,着重于权利关系对生产方式、方法的控制、对性别问题的控制、对组织话语权的控制,分析组织中意识形态和霸权的产生

组织传播的相关话题

组织架构的设计,如领导者的产生机制:世袭、推举、选举、领导力的形成等




e.大众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大众社会的产生——

以产业工人为代表的庞大的群体组成的社会;没有差异的个体;涣散的、缺乏秩序或组织;盲从的负面印象

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新的社会结构的诞生,与之相匹配的传播 大众传播也应运而生

德弗勒(M.L.Defleur):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的发出讯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析传者所表达的含义

崔保国:专业化的媒体机构运用大量传播、大量复制的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不确定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的社会行为




随着传播/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大众传播也表现出崭新的特性——网络化、分众化(及小众化)、个性化。

现代传播的演变趋势,一方面趋向多样化,一方面趋向更大规模、全球化

传统的大众传播:传者是专业的,受众是不确定的

信息时代的大众传播:

受众从被动走向主动,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传播的双向、同步特征更为明显,传者和受众可以通过通讯设备实时沟通,传者可以根据实时反馈调整传播策略;

传者也日趋专业化、国际化;传播形态走向以“离散”(单一媒体的分众化)为特征的新“整合”时代(如门户网站)




社会功能——双刃剑

(媒介功能,不在媒介自身,而在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属于社会学讨论)

正面功能

1.传播信息和检测环境

2.引导舆论和协调社会

3.教育大众和传递文化

4.提供娱乐 5.发展经济

负面功能

1.麻醉精神 2.消极旁观 3..对信息持冷漠态度 4.人际交往减少 5.文化低俗化




大众传播的正面、负面功能研究两派

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 正面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1948)提出“三功能说”——

监视环境;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后来 米尔斯 Charles Wright Mills 补充了 娱乐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 负面

施拉姆(Wilbur Lang Schramm)对大众传播功能的归纳: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的社会功能




f.公共传播

定义:政府、企业及其它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信息传输和意见交流的过程

公共传播的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大众层面

典型机制:新闻、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制度)、记者招待会

公共传播活跃在政治领域,是政治透明化的重要手段,行政管理走向公共管理




g.国际传播

定义:在民族、国家或其他国际行为主体间,跨越国界的、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活动。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所有的国家与国界间的外交往来行为(古已有之,唐僧取经、遣唐使、亚历山大大帝等)

可分为 由外向内的传播(将国际社会的信息传达给本国民众)、由内向外的传播(将本国信息传达给国际社会)

进入现代(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大众传播活跃在国际传播之中(国际通讯社、互联网)

特征:

(意图)可有意(目的),可无意

(渠道)有公共性、也有私有性

存在 文化冲击(先进国际对落后国际灌输文化价值观念)

一般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传播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同盟国或国际地区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运动、跨国公司集团或多国公司、个人或小团体

政治本质:国际传播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联系,牵涉着各个国家或民族利益的矛盾、冲突、妥协遗迹合纵连横的关系。传播主体多以国家社会的代表的身份出现,大众媒体的国际报道也都是服务于本国利益。

比如新闻报道的“把关”。西方媒体在国内政策上或许与政府存在分歧,,但在外交政策上与政府保持着高度一致。

正田辉:国际传播是“由政治所规定的跨国界传播”




h.全球传播

出现的背景:

1.传播屏障的消除,信息的自由流动

2.传播媒体的跨地区、跨国界经营

3.传播手段的高度现代化

4.各国政府对信息控制的放宽

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全球西方化

始自18世纪初,经历了欧洲主导的全球贸易市场一体化、殖民地运动、全球工业化的进程(资本主义乃其原动力),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两次反抗潮流

当今,则是美国主导的信息全球一体化和金融全球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也有“同一个地球不同的声音”的传播新秩序主张




3.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a.传播过程理论

由贝罗(D.K.Berlo)1960正式提出,指出传播是由多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

无始无终的动态过程 > 双向互动的过程 > 社会性的过程

施拉姆的传播过程“八要素”

信源(Source)讯息(Message)编码者(Encoder)解码者(Decoder)渠道(channel)接收者(receiver)反馈(Feedback)噪音(Noise)

提炼出的传播过程必要“六要素”

信源、传播者、信息、媒介(渠道)、接受者、传播效果

环境、噪音、反馈等则归入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b.传播模式

定义: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功能性模式,表示我们已知确实存在但无法看到的传播中的联系

传播模式的演变:线性模式(单向的信息流动) > 循环模式(交互的过程)> 社会系统模式

传播模式的功能:解构、预测、描述、测量




经典传播模式:

拉斯韦尔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传播学开山之作

1948《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5W/传播过程5要素,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5W:谁(who)说什么(say what)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效果如何(with what effect)

此5要素成为了后来的5分析——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围

局限性:信息源不明晓;孤立看待传播效果,没有注意反馈作用;将传者受者固定化,忽略了传播的双向性




1949 《传播的数学理论》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信源-讯息-发射器-信号-渠道(噪音)-接受到的信号-接收器-讯息-信宿

讯息:message

发射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编码

局限性:线性(和5W缺点基本类似);过于技术性




奥斯古德的循环传播模式

编码(encoding):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可以传递的符号(如语言、声音、文字或图像)。并非完全个人活动,一方面受到编码者个人的观念、经验等制约;一方面受到编码者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译码/解码(decoding):编码的反向过程,将信号转化为符号或还原成信息,是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释码:将符号或信息解释为有意义的信息

编码者和译码者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施拉姆的传播模式 基于奥斯古德模式

将奥斯古德模式中互动的一侧变成社会(即若干受众)

施拉姆的社会模型由大量受众组成若干个群体,每个群体有个主要接受者,每个接受者都扮演着译码、释码和编码的角色,将接受到的讯息传播给下一级结构或反馈给信源(大众媒体/社会)。

施拉姆称该主要接收者为“意见领袖”(在当时,收音机只有部分人能拥有),在小群体传播中起主导作用

传播者-信息灵通者/意见领袖/活跃分子-普通受众,即所谓的“二级传播”,如果还模式存在更复杂结构,则叫“N级传播

1959《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赖利夫妇 提出了传播的社会系统模式 将传播过程放在社会大系统中研究

基本观点:传播过程是属于社会系统并受其影响的子系统社会系统中的传播,基本群体会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




1963 《大众传播心理学》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即大众传播场的模式(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也提出了“场”的概念)

“场”即强调环境内复杂的因素和变量相互之间的互相影响

“大众传播场”即大众传播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集群和整个总和




1970 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田中义久

从马恩的“精神交往论”(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类:符号/信息交往、物质交往、能量交往)出发




麦奎尔的 媒介联络图模式

上半部 社会

中间 媒介

下半部 受众

不仅是揭示了传播过程的逻辑,也划分了传播学研究的层次




新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过程及过于复杂,变化过于迅速,以至于描述当今的传播模式尚未诞生。




二,传媒论

1.传媒的概念辨析

media 媒介

信息传播的载体、工具、渠道

它是人体的延伸,具有物质性、符号性、拟人性、技术性、社会性

medium 媒体

媒介的复数形式,指二种以上或多种媒介组合在一起发挥传播效力的媒体组织或机构

早期 媒介、媒体并未有所区分

1940s,大众媒体概念出现,主要指广播、电影、电视、报纸

传媒(communication media)

包括了各种媒介和媒体,多种媒介、媒体形态交错并存的综合概念

如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大众媒体、小众媒体、自媒体

广义上来讲,传媒是传播、媒介与信息内容的综合社会信息系统

虚拟现实、网络空间不断扩大这当今社会信息系统的领域




2.传媒的功能

认知功能:人的感官系统的延伸

社会功能:社会的神经系统和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服务、舆论协调、社会皮肤(Elisabeth Noelle-Neumann)功能

政治功能:社会协调、社会控制,具有影响力、向心力、离心力、沟通力

经济功能:自身即企业、产业、支柱产业;是经济催化剂(直接产值,二次产值的促进功能




在西方,大众传媒被认为是一个“社会公器”(哈贝马斯提出的介于国家和社会的公共领域,传媒活动于此为实现民主、公共福利、社会管理发挥作用)和产业经济功能兼具的社会角色。目前的明显的趋势是,传媒越来越成为赚钱手段服务于利益集团进行宣传和舆论控制的手段

自由与责任

新闻自由程度是检验媒体与政府关系的重要标准




3.传媒的分类

媒介形态:一级形态、二级形态、形态变化

内容形态:音声、画像、文字、音乐、照片、电影

媒体业态:商业媒体、公共媒体、政党、政府、组织媒体、行业、集团

传媒生态:传媒政策环境、传媒资源环境、传媒技术环境、传媒自由、传媒伦理与规范

媒介功能:信息处理媒介、信息储存媒介、信息传播媒介、信息接收媒介

信息技术的发展,此四类媒介也相互融合




传媒研究的理论框架

媒介形态理论:媒介技术、产品、体验、特点

媒体业务理论:采、写、编、评、播、摄

媒体市场理论:受众、广告、发行、管理

传媒环境、生态理论:技术环境(媒介)、资源环境(媒体的广告、受众)、政策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

“媒体的生态系统”




4.媒介的历史——八座里程碑

语言 公元前20万年

文字(楔形文字) 3500 BC

印刷术 15世纪(中国 11世纪 木活字印刷 欧洲 古腾堡 金属活字印刷)

摄影和电影 电报和电话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广播和电视 20世纪初

电脑和网络20世纪下半叶




a.口语传播

意义:

1.使人与人之间的外部沟通更加有效,使人类结成更大群体成为可能,使群体更具组织化以应对生存挑战

2.提高了人类推理、计划和概念化等思维能力,利用口语进行信息编码,更有效地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

原始社会以口语传播为主,而在公共传播领域还出现了绘画、跳舞、音乐、歌唱、戏剧、演讲等传播形式,

局限性:不稳定、不可靠,受时空限制,不易保留




b.文字传播

意义

1.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不稳定,能够长久、固定地保存信息(时间性

2.能把信息传递到远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交流和社会活动空间(空间性

3.使人类文化传承不在以来容易变形堆磊的口授神话传说,从而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固定性

4.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体外符号系统化




c.印刷传播

1450年古腾堡金属活字机械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d.电子传播

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1844第一份电报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1895卢米埃兄弟发明摄影机

1899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26年机械式电视发明

1939年黑白电视

战后电视开始普及(欧美)

媒介技术(生产方式)是推动传媒形态发展的根本动力




4.新媒体(社交媒体)

Facebook(2004)

业务:社交网络服务(SNS)及其增值服务

google(1998)

业务:以搜索引擎为主的网络信息服务

youtube(2005)

视频观看与发布

Twitter(2006)

微博客

新闻的获取方式/渠道/媒介变化

报纸电视-门户网站-社交媒体




快速变化的媒体:令人迷茫和困惑

理论研究没跟上,决策者思维已经落后

新媒体的关键词:媒介融合(缺乏顶层设计)、互联网+

传媒新秩序的构建要有主见




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世界信息传播格局与体系

个人媒介:手机、PC、电视、报纸等个人终端

机构媒体:媒体组织和内容服务商

传媒秩序:各国信息规制和法律制度

全球传媒体系:跨国企业、全球化媒体和运营商




传媒产业结构四大板块:平面媒体(书报刊)、电子媒体(网络、电影、电视、电游)、PC网络媒体(门户网站、端游、搜索、视频网站)、移动网络媒体(APP,以移动APP为主的社交媒体)







三,信息论

1.信息的概念辨析

information 信息

message 讯息

信息/讯息以文本、声音、演出的形态变成传播内容

传播学的内容研究的两大角度:信息论、符号学

信息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通信科学领域,分别由香农(信息论)和维纳(控制论)所提出。

信息论提出,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其作用是表达它所在的物质系统,从而减少或消除人们对该物质系统的不确定性。

根据其所在系统,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其中社会信息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信息的定义:物质的普遍属性在物质与人之间或人与人之间进行移动的现象

信息依附于符号,而符号又依附于媒介,才能实现移动

信息与物质、能量共同组成人类社会的三要素。就人类传播,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




信息的特征:

a.事实性:先有事实,后有信息

b.传递性:信息总是流动的,即信息流,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传递性是信息产生和生效的前提

c.时效性:信息的效用具有保质期

d.系统性:信息流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有统一规定;事物的多种信息相互关联

信息还具有一定的无序性(人多嘴杂,其说不一),可用熵来描述信息的无序性

噪音:信源无意传递却附加在信源上的东西,对正常传递产生干扰。不同接受者接受信息有别,往往是由噪音所造成

冗余:不是熵或不成为信息的部分消息,由使用符合的控制规则决定,不是由发送者自由选择的部分信息。就算一楼,消息依然完整或可补充完整。冗余越多,效益携带的平均信息量就越少冗余可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增加冗余可以增强传播系统的效力




信息流理论:现 信息扩散理论,关于信息如何从媒介流向受众并希望获得特定预期效果的理论,存在散布研究、两级流动传播等理论分支




2.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40年代末 香农《通信的数学理论》《噪声中的通信》奠定了信息论。提出信息的本质是不确定性的减少和消除。目的在于消除信宿的不确定性,信宿收到信息,不确定性解除得越多,获得的信息量越大

1948 维纳创立了控制论。提出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目的。影响了循环传播模式的建立,如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即带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

1937 贝塔朗菲(生物学家)提出一般系统论。一种整体思维




信息化的概念

1.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普遍采用该信息技术及设备,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2.相对工业化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格局。其中信息成为管理的基础、决策的依据、竞争的第一要素,成为一种比物质、能源更重要的资源(第一产值,信息产业自身的产品;第二产值,为各行各业提供的信息服务)

3.信息化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以电子信息媒介为基础的新文化正在产生与形成

60年代末70年代初

美国提出 后工业化社会 日本提出 信息社会

信息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能源更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内容




信息社会特征

1.社会经济主体由传统制造业转向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2.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大规模发展,改变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

3.信息产业的崛起改变了劳动就业结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社会体系和文化上的变化




信息化的社会的本质——高度媒介化的社会

信息的普及,在于先进媒介的高度普及;信息社会的成立,在于媒介产品、媒介体系的广泛普及、媒体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高度建设




3.符号学

定义: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用什么来代表-形式-能指

代表的是什么-内容-所指

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




意义:传播者和接受者间的中介物,信息的外在形式。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法信息;由符号所组成的编码或语言,是任何传播赖以进行的基础




特征

a.指代性:符号与其所指带的事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此指代关系约定俗成

b.发展性:人们不断赋予旧符号以新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




语言符号: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表达一定地狱社群和文化社群的经验。

特征:

具有跨越时空进行传达;

无限的灵活性,表达上无任何限制;

发音的经济性;

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表达内容的更新和表达方式的改进,也包括符号体系的相互转换、人工语言的创造

分类

语言-口头语言-直接符号

文字-书面语言-间接符号(代表性符号)

传播学研究,着重符号的内容层面、意义层面。具体到语言符号,则是语义学




非语言符号:除语言符号之外一切其它符号系统,可加强或削弱语言符号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功能为传播态度与情绪;辅助语言传播;代替语言

分类

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字体、书法、音色、音色等也称“副语言”

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等,又称作“肢体语言”,既可以独立使用,又可以与语言并用,在形成语境方面起重要作用

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符号:象征符号体系,包括徽章、建筑、音乐、美术等等




符号与信号

符号包含信号和象征符




4.传播内容

内容生产,即信息处理的过程

如新闻的生产,过程为采访(已经完成文章)-编辑-排版-审阅-印刷-发布

如电视节目生产,策划-录制-后期-审片-存储-传输




今天内容制作的变化:

a.内容制作与媒介融合,如“中央厨房”

b.内容制作不再由专业传媒机构运作,拥有终端的人都能参与内容制作(内容聚合的时代)

上一篇:商贸企业需构建什么样的业务一体化协作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需求?


相关文章:

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3号

业务热线(微信同号):18143453325

业务邮箱:2848414880@qq.com

业务QQ:2848414880

目标: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淘金

使命:为国内企业跨境出海提供动力支持

愿景:打造用户期待和尊重的外贸服务商

Copy © 外贸巴巴 www.waimao88.cn 版权所有备案号:浙ICP备180131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