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进口物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要求各地不再对进口非冷链物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通知》指出,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1天内全部失活。《通知》还明确,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在“物传人”系统研究的科学结论基础上,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动态调整,科学精准采取进口非冷链物品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措施。
这是为了“在确保进口物品安全的同时,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对“物传人”的系统研究和认识总是在不断进步中。这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常温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1天内全部失活,恐不止对进口非冷链物品疫情防控措施产生影响。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钱华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冠病毒在常温下“物传人”的概率极低早已是定论。以前为了安全起见,将防疫力度提得较高,目前只是回归常态,不必过度担心。病毒学家常荣山也向红星新闻表示,对进口物品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与消杀必要性本就不大,成本投入过高,回报也比较有限。
↑2021年12月,西宁防疫人员对冷链食品进行抽样核酸检测。资料图 图据ICphoto
政策调整——
进口非冷链物品 取消核酸检测
“所有进口非冷链物品低风险的不再消毒,进口冷链食品相关措施也有变动”
《通知》确定的原则是,根据进口非冷链物品的来源国家(地区)疫情、物品类别和特征、运输方式和时长、装卸方式等,综合研判物品被污染的风险,分级分类采取预防性消毒或放行措施。
记者注意到,该原则是上月发布的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的要求。不过,当时该方案仍提出,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非冷链物品适当进行抽样检测。
《通知》把进口非冷链物品被污染风险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2个风险等级。除高风险的进口非冷链物品实施预防性消毒外,不适宜预防性消毒的高风险进口非冷链物品和低风险进口非冷链物品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
《通知》还强调,各地要抓紧调整相关规定,不准自行出台进口非冷链物品加严管控措施。
在7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已经介绍了优化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疫情防控的一些工作。他表示,海关进一步强化出口方源头管控,从全国口岸检出情况看,虽然全球疫情居高不下,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反弹,但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检出阳性的数量大幅下降。
同时,《通知》提出,对冷链食品检出阳性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不再实施暂停进口申报的紧急预防性措施。李政良介绍,这可以在保证监测检测工作有效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今年年初,根据疫情和防控形势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还组织修订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和《消毒技术指南》。
↑相关通知 网页截图
多项研究——
很难证实“物传人”,需排除其他途径
“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很低”
2020年以来,在进口冷链食品之后,进口非冷链物品传播病毒的风险也在多地的传播案例中被警惕。多地曾发生可能因暴露于境外物品而感染的疫情。
针对今年1月北京市可能与收发国际邮件有关的疫情,北京市和海淀区疾控中心后来曾发表论文用流调论证其可能性,并发现病例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和其接触的境外邮件,以及同一来源发往另一地点尚未拆封的阳性邮件基因序列高度同源。
由此,曾有多地发布国际快递相关疫情防控措施,还提醒民众非必要不海淘;国家邮政局1月也曾发布通知,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制定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进口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处置方案。深圳还曾有多人因海淘被赋黄码,有人未领快递也要7天3次核酸检测。(此前报道:深圳多人因海淘健康码变黄码!多地疾控提醒减少购买境外商品)2月9日,深圳市专门出台《境外输入物品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加强入境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3月14日,深圳华强北市场防疫升级,实施封闭管理禁止进入。资料图 图据ICphoto
最新的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数据为5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发布,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在会上介绍,海关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冷链食品加大了抽样检测比例和数量。截至此前一周,全国海关抽样检测样本487万个,检出核酸阳性1384个。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今年6月发表在《中国疾控中心周报》、通讯作者为中心主任李宁的一项研究,分析了收集的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超过5583万份来自冷链食品/食品包装、环境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样本(其中2051万份来自冷链食品/食品包装)的核酸检测结果,发现1455份阳性(0.0026%)。在1398份阳性的食品/食品包装中,99.50%(1391/1398)是进口的。该文表示,这是冷链食品相关样本拭子年度监测的第一份报告。
不过,这些数据均未报告代表病毒载量的Ct值和是否分离出活病毒。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曾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阳性只是表明检测到了核酸片段(即病毒尸体),并不表示样本中有活病毒,必须证明物品上的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与病例吻合;即使物品上有具备感染能力的活病毒,也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感染接触物品的人。
“并不是物和人本身的触碰就会导致传染,病毒肯定要接触到人的眼睫膜、鼻黏膜,或靠悬浮进入呼吸道,才有可能发生传播。”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钱华也向记者指出。
“物传人”在研究中很难证实,因为很难排除其他途径。2020年10月,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从青岛疫情中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中国疾控中心也表示,此前的冷链食品核酸抽检中,阳性率极低,病毒核酸载量较低,未曾分离到活病毒,因此我国市场流通冷链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很低,普通公众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的感染风险也很低。
美国密歇根大学团队于今年4月发表的论文中,针对大学环境样本的模拟分析表明,接触阳性物体表面后感染的概率为每10万次会有1次。美国疾控中心在2021年4月的科学简报中则认为,每次触摸的感染风险大致小于万分之一。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曾多次回应“物传人”,均强调“物传人”是有可能的,但一般风险较小,不是疫情的主要传播方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的首席专家吴尊友曾介绍,奥密克戎既表现为下呼吸道的感染,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对周围环境的物体表面污染比较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今年1月回应时曾明确,专家研判分析认为,非冷冻入境物品导致境内人员感染的证据尚不充足,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有研究表明,在常温条件下污染物品表面的新冠病毒短时间内会降解失去感染活性,在纸巾和印刷品等材料上存活的时间短,一般不超过24小时。
物体材质、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国内外对于新冠病毒可在不同物品表面存活时间已有大量研究,实验条件不一,病毒可存活数小时到数日不等。
香港大学团队3月的一项未经同行评议的预印本研究认为,奥密克戎在光滑和多孔的表面上均比原始株更加稳定,在不锈钢、玻璃等光滑材质表面,室温下,7天后仍然可以检测到微量的有感染性的奥密克戎病毒。
不过,理想实验室环境与现实环境有较大差别。综合考虑物体表面存活数据和真实世界传播因素,美国疾控中心在上述简报中认为,感染者待过的室内在3天之后“物传人”的风险较小。
专家说法——
早有定论:常温下“物传人”概率极低
“病毒通过‘物传人’的可能性只有‘人传人’的400到1000分之一”
此次通知的出台是否代表我们可以彻底对“物传人”放松警惕?记者就此咨询了钱华,他指出,新冠病毒在常温下“物传人”的概率极低早已是定论。以前为了安全起见,将防疫力度提得较高,目前只是回归常态,不必过度担心。
对于“1天内”的病毒存活时间,钱华表示该结论一直都有,没有变过。“以前新冠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家口罩不够用,我就是把口罩摘下来放在外面晾两天再拿回来继续带。当时我就明确知道病毒不会存活超过两天,太阳光照一照就更快了。”
常荣山也表示,病毒通过“物传人”的可能性只有“人传人”的400到1000分之一,对进口物品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与消杀必要性本就不大,成本投入过高,回报也比较有限。
那么,国内快递物流链是否之后可能会取消核酸检测?常荣山认为,未来国内快递运输,或也应逐渐取消对外包装的核酸检测与预防性消毒,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对于此前常常出现的在水果和食品上一检测出阳性便将全部水果和食品销毁的情况,他表示确实没有必要。“假定物品被新冠污染的话,我们第一可以用水冲掉,第二可以用高温煮沸杀死。对于个人而言,最后剩下的只是卫生问题,而不是防疫问题。”
钱华认为类似事件最终看的还是成本收益。如果防疫所要承担的风险相对于销毁的成本更大时,尽管出现物传人的概率极低,人们也会更倾向于将涉及的食品全部销毁。
而对于冷链运输的风险,常荣山认为新冠病毒在-20℃的情况下仍保持活性,冷链运输的预防性消毒依然必要。钱华特别提示,应特别注意与冷链环境较为接近的冬季,常温状态下的其余季节都不必太过担心。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