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名词解释】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单选、名词解释】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由一国或地区的一定时期的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构成,一般以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同时它也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单选、名词解释】对外贸易量:是指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如此计算出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可以单纯地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数量规模。
【单选、多选】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这种贸易,对生产国而言,为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而言,则为直接进口贸易。
【单选、多选】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这种贸易,对生产国而言,为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而言,为间接进口贸易;对第三国而言,为转口贸易。
【单选、多选】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当贸易差额为正时,称为贸易顺差(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当贸易差额为负时,称为贸易逆差(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当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
【单选、名词解释】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目前世界上多于半数的国家采用总贸易体系,如中国、美国。
【单选、名词解释】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采用专门贸易体系的国家有欧洲的德国和法国。
【多选、名词解释】按《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跨界供应。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如国际长途电话服务。
(2)境外消费。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如国际旅游。
(3)商业存在。一参加方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如银行或保险公司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向当地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一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如艺人演出。
【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贸易额或值/该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100%。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简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第2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
【名词解释】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简答】二战后,国际分工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间的分工在削弱。
(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
(5)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
(6)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
【多选、简答】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
(2)国际金木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
(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第三节 世界市场价格
【名词解释】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
【多选、简答】影响国际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
(1)垄断。
(2)经济周期。
(3)市场结构。
(4)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5)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
(6)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
第3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多选、简答】对外贸易政策包含的基本因素包括:
(1)政策主体。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
(2)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
(3)政策目标。
(4)政策内容。
(5)政策手段。
【多选】对外贸易政策基本上有两种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第二节 重商主义
【单选】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为重金主义,或称货币差额论;晚期为重商主义,或称贸易差额论。
【单选】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人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的观点主要包括: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最好不输入;禁止货币出口。
【单选】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人托马斯·孟。
第三节 自由贸易
【单选】首先提出自由贸易论点的是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重农学派。
【单选】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论,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多选、简答】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1)美国成为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二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3)二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4)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5)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不平衡。
(6)二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多选、简答】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论的主要观点:
(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2)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3)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4)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第四节 保护贸易
【单选】保护幼稚工业论是由李斯特在接受了汉密尔顿贸易保护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完善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在承认自由贸易利益的前提下,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扶持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自由贸易。
【单选、计算】利用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外贸易乘数:它的计算公式为:K=
当边际消费倾向。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时,乘数为1:当边际消费倾向为1时,乘数为∞;当边际消费倾向为1/2时,乘数为2。
【多选】普雷维什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应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有两个:中心—外围论、贸易条件恶化论。
第4章 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
第一节 关税措施
【名词解释】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
【多选】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关税种类:(1)按照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关税可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2)按照征税的目的,关税可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3)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关税可分为进口附加税、差价税、特惠税和普惠税。
【计算】从量税额的计算公式:
从量税额=商品数量×每单位从量税
从价税额的计算公式:
从价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
混合税额的计算公式:
混合税额=从量税额士从价税额
【单选、多选】海关税则的主要种类有: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其中依据制定税则的权限,在单式税则或复式税则中,又可分为自主税则和协定税则。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
【多选】外汇管制主要包括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和混合性外汇管制。
【多选】技术性贸易措施,一般包括:技术法规和标准、质量认证与合格评定程序、关于卫生检疫的规定、关于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绿色贸易措施等。
【多选、简答】《海关估价协议》规定了6种估价方法:
(1)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
(2)相同商品的成交价格。
(3)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
(4)倒扣法。
(5)计算价格法。
(6)合理办法。
第三节 贸易促进措施
【名词解释】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扩大本国商品出口,通过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法,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低利贷款。按借贷关系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名词解释】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多选、名词解释】外汇倾销:是指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其倾销条件包括:(1)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2)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釆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多选】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以及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等。
【多选】经济特区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
【多选】在日本,保税区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1)指定保税区;(2)保税货棚;(3)保税仓库;(4)保税工厂;(5)保税陈列场。
【多选、简答】商品倾销的种类:
(1)偶然性倾销。其特点是由于倾销的时间短暂,进口国家通常很少采用反倾销措施。
(2)间歇性或者掠夺性倾销。其特点是倾销的目的是打败竞争对手,倾销价格可能低于成本,但获得垄断地位后,会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利润。这种倾销严重损害了进口国家的利益,因而许多国家都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进行抵制。
(3)长期性倾销。其特点是长期以低于国内价格,但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倾销产品,其目的是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第5章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第一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
【名词解释】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简答】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
(1)进口、出口、过境商品的关税及其他捐税。
(2)商品进出口、过境、存储、转运方面的海关规则、手续和费用。
(3)进口和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及其他限制措施。
(4)船舶驶入和停泊时的各种税收、费用和手续。
(5)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地位、移民、投资、商标、专利、知识产权及铁路运输方面的待遇。
(6)外汇管制方面。
【名词解释】国民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其他缔约方的公民、船舶、企业的权利和优惠,不应低于本国公民、船舶和企业享有的权利和优惠。
【单选】国民待遇条款一般适用于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缔约方国内捐税、铁路运输、船舶在港口的待遇、外国的服务、外国商标注册、版权及发明专利权的保护等。
【名词解释】互惠待遇条款:是指缔约双方根据协议相互给予对方法人或自然人以对等的权利和待遇。
第二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
【多选、名词解释】贸易协定的内容主要包括: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规定;进出口商品货单和进出口贸易额的规定;作价原则和交易货币;支付和清偿办法;优惠关税;其他事项。
贸易协定书:是缔约国就贸易关系中的某项具体问题所达成的书面协议。
【多选、简答】支付协定主要内容包括:清算机构的规定;清算账户的规定;清算项目与范围的规定;清算货币的规定;清算方法的规定;清算账户差额处理。
【多选】国际商品协定。绝大部分国际商品协定都包括序言、宗旨、经济条款、行政条款、最后条款等部分。其中,经济条款和行政条款是国际商品协定的核心内容。
【名词解释】支付协定:是两国间关于贸易和其他方面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议。
第三节 国际商品协定
【名词解释】国际商品协定:是指某项初级产品的主要生产国与消费国为稳定该项商品价格和保证供销等目的而签订的政府间多边贸易协定。
【多选、简答】国际商品协定中的主要经济条款:
(1)缓冲存货。
(2)出口限额。出口限额是指主要的产品出口方,通过协商,确定各自产品出口的数量、通过较少的产量维持或增加整体收益。
(3)多边合同规定。
(4)出口限额与缓冲存货相结合。
【多选、简答】商品综合方案的主要内容:
(1)建立多种商品的国际储存或缓冲存货。
(2)建立国际储备共同基金。
(3)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
(4)扩大和改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
(5)扩展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
第6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名词解释】优惠贸易安排:又称特惠关税区,是指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方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相互给予削减关税的优惠待遇,而对区外各国仍然维持原有的关税水平,实行独立的关税政策。
【名词解释】关税同盟:是指成员方通过缔结协定或条约结成同盟,相互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同时建立并实施对非成员方的统一关税政策。
【名词解释】经济与货币联盟:是指在实现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同时,统一各成员方货币或实现成员方间不可逆转的固定汇率,并且通过共同的权力机构对包括货币金融、财改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进行协调和统一。经济与货币联盟使成员方经济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
【简答、论述】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1)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但一体化进程缓慢。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开始出现。
(3)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突破了国土相邻的限制,出现跨洲、跨洋的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多数采取自由贸易区的形式。
(4)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成为了不同形式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交叉,身份重叠。
(5)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迅猛发展与多边贸易体制职能强化并存。
第二节 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单选】欧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2004年,欧盟实现成员东扩,目前成员国有27个。
【多选、简答】欧洲共同体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主要表现:
(1)建立关税同盟。
(2)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3)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单选、多选】北美自由贸易区,其成员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建立的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
【单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合作、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组织,它成立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
【多选】亚太经合组织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它是一个开放的区域性组织,不仅在内部成员间相互开放,对区域外的其他国家与地区也同样开放。第二,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自愿合作组织,不具有强制性。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单选、多选】系统地提出关税同盟理论的学者是美国人瓦伊纳和利普西。共同市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和德纽。协议分工理论的提出者是日本的小岛清。
【多选】按照瓦伊纳的观点,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3个条件:(1)完全取消参加方间的关税;(2)对来自非成员方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3)通过协商的方式在成员方之间分配关税收入。
【多选、简答、论述】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关税同盟成立以后,成员方之间取消关税壁垒,商品实现自由流动,从而促使成员方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生产。
(2)贸易转移效应。假定关税同盟组建之前,A国不生产X产品,而是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关税同盟国A的该项产品转由从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该国进口成本较前增加,同盟国A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3)贸易扩大效应。关税同盟的建立可以促进贸易的扩大,增加贸易国的经济福利。
组建关税同盟对成员还可以产生其他方面的积极影响,具体包括:
①减少行改支出。
②减少走私。
③增加同盟对外谈判力量。
【多选、简答】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1)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实现规模经济。
(3)刺激投资与技术创新。
(4)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程度,合理配置区内生产要素。
【多选、简答】共同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
(1)通过扩大市场才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
(2)依靠因市场扩大化而竞争激化的经济条件,实现上述目的。
【多选、简答】小岛清的协议分工的前提条件包括:
(1)两个(或多个)国家资本劳动禀赋比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等,协议性分工的产品在哪个国家都能生产。
(2)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
(3)不论对哪个国家生产X商品或生产Y商品的利益都应该没有很大差别,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
第7章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多选、简答】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职能包括:
(1)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实现缔约方间贸易自由化。
(2)通过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实施,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同时允许存在例外,如关税同盟例外、边境贸易例外等,以此来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3)通过协商和争端解决程序,解决缔约方之间的贸易分歧与纠纷,避免采取危害总协定成员贸易利益的行动。
(4)加强研究,出版各种刊物,使各方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不断加强,为世界贸易的顺利发展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