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之前从未踏出过国门的我第一次来到了美国,最大的困难倒不是语言方面,而是生活上的。
在街上,几乎所有的店面招牌都是让人看不懂的。
比如超市的招牌就只有一个单词, Costco(好市多),Bestbuy(百思买),Walmart,好歹写个supermarket告诉我这是超市好吗?
比如 餐厅, Chili's查一下字典知道是“辣椒”的意思,猜测一下可能是餐厅。
可是Melisse又是什么鬼,这个名字看不出到底是干什么的,其实是一家法国餐厅。
比如菜单 The Big Roy是什么鬼?The Don和Johnny B又是什么鬼?
生活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因为看不懂这些名字带来诸多不便。
最近,刚好同时有几个朋友问要做个品牌,怎么取英文名好一点。
一个是做旅行箱的,想要体现出产品奔放自由的感觉,总是想在free和move这两个词上发挥
一个是做饮品的,想体现精致的感觉的,总想要在delicate, exquisite这样的词上做文章。
我告诉他们,你本来想通过英文提高逼格,如果真的像上面一样取了,不但不能提高逼格,反而俗不可耐。
中国很多外贸公司,取的名字为了表达高远的立意,用一些有实际意思的英文单词。
比如,Foshan Nanhai Fantastic Handbag Manufacturer Co., Ltd.
这样的名字看起来,是不是有一种浓浓的乡土味?
看看其他中国企业的英文名。
比亚迪 Build your dreams的逼格就不如不广汽传祺Trumpchi,甚至还不如奇瑞Chery
联想之前的英文名 Legend 也改成了后来的Lenovo
湖南的步步高超市之前英文名Better life意为“生活步步高”,后来也改成了Hyper-Mart
华为技术的英文名就是一个简单的Huawei。互联网三巨头BAT 百度和阿里就直接用拼音,腾讯用的是类似发音的tencent,难以想象腾讯如果英文名取成Fly-Quick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其实对于西方人来说,企业的名字就是一个符号而已,简单粗暴,不讲究有多么高远的立意,,对取一个响亮新奇的名字毫无兴趣,大多就是以创始人的名字或者地名命名,反而这样,更显示出了自己的高冷。
比如这些响当当的品牌-戴尔,惠普,宝洁,高露洁,沃尔玛,肯德基,迪斯尼,华纳兄弟,奔驰,宝马,保时捷,凯迪拉克,LV,香奈儿,阿迪达斯,耐克,亚马逊,诺基亚,西门子,3M(明尼苏达矿业公司)等无一例外。
Google不也是把Googol(天文数字)这个有实际意思的词故意拼错得来的吗?
哪怕是有实际意思的 Apple,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单词,能代表什么样的深刻内涵呢?据说仅仅就是因为乔布斯曾经在苹果园工作过。
Microsoft 不过就是普通到介绍自己是干嘛的。
而中国企业,往往在名字上挖空心思,以希望名字能够代表企业的形象或者通过名字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吉利、远大、美的、万达、娃哈哈,超能、荣盛等等。
史蒂芬这里并不做中西方孰优孰劣判断。
其实,中国历史和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就名字命名的品牌,比如广东这边的菜刀品牌 阳江十八子,杭州的张小泉剪刀,以及“老干妈”,“李宁"。
说到底,套用现在很流行的说法就是 ”IP经济“。
对于做产品而言,大家是认可一个活生生的人,再来认可你的产品,或者通过你的产品认可了你的人,再反作用你的产品,良性循环。
史蒂芬给这个专栏取名字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去取多么引人注意的名字,我只想用我的文章来为这个名字代言。“史蒂芬专栏”这个名字,比起“高手之路”这样的名字,似乎低调很多,但是相信关注史蒂芬专栏的人,都是奔着我的文章来的,而不是被我专栏的名字所吸引。
对于企业取英文名而言,就按照西方的习惯来好了,名字不需要有什么特殊意义,用拼音或者人名或者自创一个英文名完全都可以,避免用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常见英文单词。
回到上面我那两个朋友的英文品牌名,我给他们的建议,
旅行包的,就找个洋名字吧比如Marroussi
做饮品的,群里的朋友帮她取了个Dionysus’ bar这样的名字(Dionysus是希腊神话里酒神),是不是比Delicate drinks 这种要高大上很多?
========================================================
哈哈 我也开通微信公众号了ste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