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课堂 外贸网站 外贸SEO 付费广告 社交营销 外贸营销 外贸推广 外贸知识 外贸政策 外贸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贸课堂 > 外贸推广 >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北凉-275窟:敦煌最古老的一窟【高清大图】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北凉-275窟:敦煌最古老的一窟【高清大图】

这是敦煌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

-----------------------------------------------------------------------------------------------

北朝各窟,分篇目录:【神游千年,大美敦煌】北朝篇:概览

【文末附有敦煌其他窟的链接。

-----------------------------------------------------------------------------------------------

【阅前重要提示:】

【1】本文绝大多数是高清超大图(图下多已注明尺寸,如【1600x2300】);每张大图下方会有“如何看最大图”的提示;【2】也可将大图下载后再查看,下载大图的方法——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下载。(如果不用以上这些办法,就无法看到最原始尺寸的超大图

-----------------------------------------------------------------------------------------------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北凉-275窟【高清大图】




1.1北凉-275窟西壁-殿堂窟【690x444】




莫高窟北凉石窟鉴赏——第275窟与牺牲精神




莫高窟第275窟建成于北凉,位于九层楼以北,与第272窟相连。甬道接主室,主室纵长方形,盝顶。西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身。南北壁上部各开两个阙形龛和一个双树龛,龛内分别塑交脚弥勒和思惟菩萨;塑像体魄强健,比例适度,神态自然,恬静超俗。西壁围绕塑像绘有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南壁中部画佛传故事:太子出游四门,看到世间生老病死,决心出家修道等情节,壁下部画供养菩萨及垂幔;北壁中部画佛本生故事,有“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虔阇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尸毗王割肉贸鸽”、“月光王施头”、“快目王施眼”等情节;画面突出主要人物,构图简洁紧凑,壁下部画男供养人;东壁门两侧画观音变及女供养人,门上画说法图;窟顶四坡为宋画飞天和千佛。北宋年间窟中加一墙,将窟分为前、后两室,九十年代初将此墙搬移。




此窟主尊,位于西壁中央,保存基本完好,唯头部略有重妆,双手残损。此塑像高3.34米。




1.1北凉-275窟西壁-殿堂窟【1171x915】




南北两壁上部的阙形龛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阙,常见于中国古代标志性建筑群前两侧,所谓“阙者缺也,中间阙然为道”。阙是一种带有观望与军事作用,与“观”类似的建筑。阙形龛是在两龛之间加上殿顶,来代表天上的宫阙,借以表现佛教天宫的样式。龛中塑菩萨,或交脚,或思惟,他们都应属于“补处菩萨”,即佛的候补,降世之前均在考虑将来如何成佛的问题。







1.1北凉-275窟西壁-殿堂窟【2845x2359】【超大图】【2.17MB】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西壁为交脚弥勒菩萨,两侧塑狮子。南北壁上层各开三龛,内塑交脚菩萨,其中四龛为阙形龛,象征兜率天宫。龛下南壁为佛传出四门图,北壁为本生故事联幅画。莫高窟现存故事画最早者即上述各画图。




1.1北凉-275窟西壁-殿堂窟与天顶【复制窟】【700x932】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1.1北凉-27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制窟。【1280x853】




弥勒造像是印度早期佛教美术中十分流行的题材之一,交脚弥勒像 也早见于犍陀罗的雕刻中。在休特拉克 (Shotorak )出土的交脚像也表示弥勒菩萨居于兜率天宫。犍陀罗的弥勒造像,无论是立像还是坐像, 右手大多上举作施无畏印,左手或下垂或于腹前持水瓶,但头部却多作 束发形,不像莫高窟早期的菩萨像多头着三面宝冠,冠上还有仰月形的装饰。不过位于犍陀罗西北部的巴米扬石窟,弥勒菩萨的表现形式却有所不同,例如绘于330窟纵券顶和338窟穹隆顶中心的弥勒菩萨,头部不似犍陀罗的雕刻而作束发形,却和莫高窟的北朝期的菩萨像一样头着三 35 面宝冠,冠上依然有仰月形的装饰。除了巴米扬石窟以外,贾拉拉巴德 与哈达等地都有十分重要的佛教遗迹。拥有这些佛教遗迹的阿富汗,自 古以来就被中外学者们称之为文明的十字路口。较之以石刻为主的犍陀罗,以泥塑或翻模式塑像为表现手段的巴米扬地区的佛教艺术,与敦煌 石窟之间似有更紧密的亲缘关系。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1.1北凉-27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制窟。图片转载自:棕熊驴迹的博客【1500x1000】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特写)【464x600】


交脚弥勒菩萨戴宝冠,冠上浮塑化佛,面相丰圆,神态恬静,一手作与愿印,一手残损,上身半裸,束羊肠裙,交脚坐于狮子座上。后有头光和三角靠背。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同题材坐像天衣纹,线描图)

弥勒菩萨坐像天衣纹饰线描图 (吕文旭绘) 肖特那库出土 现藏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需要指出的是,有一些文章指出:长年以往,人们总把交脚菩萨统称作“交脚弥勒”或“弥勒菩萨”。有人认为:1、现存很多的交脚菩萨像中,有一部份是弥勒菩萨,但很大一部份该当是成佛前的释迦和其他菩萨;2、有相当一部份弥勒为交脚像,但交脚坐式不是弥勒菩萨的次要坐式,更不是弥勒的唯一坐式。)(此观点供参考,具体的我也不很清楚。)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线描图)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座边有两只狮子)【349x518】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座旁狮子




此窟主尊,位于西壁中央,保存基本完好,唯头部略有重妆,双手残损。此塑像高3.34米,头戴化佛三珠宝冠,发披两肩,右手置膝作与愿印,左手已残,颈饰贴花镶宝的项圈及璎珞,上身袒裸,胸挂璎珞,肩披大巾,腰束翻边羊肠大裙,衣褶贴泥条隆起,加阴刻衣纹线。菩萨面相浑圆而略长,隆鼻直通额际,眉长圆眼,上唇较厚,下唇作半圆状,肩宽胸平,体态健硕,双足相交,身靠三角形靠背,端坐在比较高大的方形双狮座上,神情庄重凝静,威严肃穆,造型概括稳定,比例均称,色彩明快单纯,手法简朴。其造型风格及坐具、服饰均表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六国时期造像的显著特点。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796x1192】

上图赏析:交脚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戴宝冠,冠上浮塑化佛,面相丰圆,神态恬静,一手作与愿印,一手残损,上身半裸,束羊肠裙,交脚坐于狮子座上。后有头光和三角靠背。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配饰【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216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特写1【500x596】




赏析:交脚弥勒菩萨侧面

弥勒菩萨鼻梁笔直,眼球外突,耳朵长并有耳孔,鬈发披肩。造型简约概括,气韵贯通。以整齐细密的阴刻线表现长发,宝冠上缀有花饰。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特写2【1151x1511】




1.2北凉-275窟西壁-交脚菩萨与左右两侧壁画【1244x1650】




【提醒:敦煌壁画里,凡是人物面部呈现的黑鼻黑眼圈,皆为因时间古老而出现“晕染变色”的结果




交脚弥勒菩萨像,正壁(西壁)

正壁的弥勒菩萨像高3.4米,交脚坐于狮子座上,左手施与愿印,表示满足众生的心愿。菩萨头戴化佛冠,曲发披肩,穿西域式的服饰,上身半裸,下身束裙,戴臂钏胸饰。面相丰圆,神情平和而庄严,胸腹部没有起伏,两腿没有粗幼的变化。下裙紧缚双腿,以贴泥条和阴刻的方法表现出衣服褶皱和起伏。这种于突起的衣纹线上施阴刻线法见于公元四、五世纪的犍陀罗(即今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北部一带)雕刻。同样,菩萨背后的三角靠背,以浮塑的手法塑造出如锦制般的纹饰,亦见于新疆和阿富汗的石窟中。这类交脚菩萨的最早源头可追溯至阿富汗,一般都被认为是西域传来的造像风格,它体现了早期敦煌石窟中的西域佛教艺术元素。

下图里,菩萨背后的三角靠背,以浮塑的手法塑造出如锦制般的纹饰,图案是:双线方格连续纹。

2.1北凉-275窟西壁北侧-交脚菩萨右下侧胁侍菩萨、右侧靠背图案【2273x3085】【超大图】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2.1北凉-275窟西壁北侧-交脚菩萨右下侧胁侍菩萨1特写【1275x1600】




2.1北凉-275窟西壁北侧-交脚菩萨右下侧胁侍菩萨2特写【1272x1600】







2.1北凉-275窟西壁南侧-交脚菩萨左上侧诸菩萨【2298x2078】【超大图】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2.1北凉-275窟西壁南侧-交脚菩萨左下侧胁侍菩萨【2268x2936】【超大图】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弥勒造像是印度早期佛教美术中十分流行的题材之一,交脚弥勒像 也早见于犍陀罗的雕刻中。在休特拉克 (Shotorak )出土的交脚像也表 示弥勒菩萨居于兜率天宫。犍陀罗的弥勒造像,无论是立像还是坐像, 右手大多上举作施无畏印,左手或下垂或于腹前持水瓶,但头部却多作 束发形,不像莫高窟早期的菩萨像多头着三面宝冠,冠上还有仰月形的 装饰。不过位于犍陀罗西北部的巴米扬石窟,弥勒菩萨的表现形式却有 所不同,例如绘于330窟纵券顶和338窟穹隆顶中心的弥勒菩萨,头部不 似犍陀罗的雕刻而作束发形,却和莫高窟的北朝期的菩萨像一样头着三 35 面宝冠,冠上依然有仰月形的装饰。除了巴米扬石窟以外,贾拉拉巴德 与哈达等地都有十分重要的佛教遗迹。拥有这些佛教遗迹的阿富汗,自 古以来就被中外学者们称之为文明的十字路口。较之以石刻为主的犍陀罗,以泥塑或翻模式塑像为表现手段的巴米扬地区的佛教艺术,与敦煌 石窟之间似有更紧密的亲缘关系。

就交脚菩萨像,我们和犍陀罗、巴米扬以及克孜尔石窟弥勒菩萨像 作了链接式的比较,证明了在造像上与犍陀罗特别是巴米扬石窟的弥勒 造像有着许多相似性。不仅如此,北凉沮渠京声翻译的 《观弥勒菩萨上 生兜率天经》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佐证。经中说弥勒菩萨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具足。头戴莲花冠,上饰无数摩尼珠宝,无量化佛化现其中。经文的记述与莫高窟275窟头戴化佛冠的交脚菩萨像的像容表现正相吻合。

【注:知识库:由旬,梵文Yojana 的音译,亦译“俞旬”、“揄旬”、“ 由延”、“逾阇”、“逾缮 那”等。古印度计算距离的单位,以帝王一日行军的路程为一“ 由旬” 。 《大唐西域 记》记载:“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运行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 三十里。”后被引入佛教,成为佛教社会的度量单位概念】

不仅在敦煌,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也保存有许多交脚菩萨像,这些菩 萨像多画在洞窟的入口上方,周围还有众眷属围绕,表现的也是弥勒菩 萨身居兜率天宫修持佛法。此外,敦煌、酒泉周边曾出土过十数件北凉 至北魏的石塔,其中承玄元年 (公元428年)高善穆造塔,塔身一周刻 如来形造像七身和交脚菩萨像一身,即表现包括释迦在内的过去七佛和 39 弥勒菩萨,其中弥勒菩萨的宝冠上也刻有化佛。在云冈石窟,开凿于太 和十三年 (公元489年)的第17窟交脚菩萨像的造像记就题作“弥勒” 。 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古阳洞中,25例弥勒造像无一例外地都呈交脚坐 式。这些都说明了不仅在敦煌,在公元5~6世纪的我国北方的广大区域 内,交脚弥勒是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

弥勒造像如此流行,与弥勒的特殊身份密切相关。据 《弥勒上生经》和 《弥勒下生经》所说,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往生兜率天住内院,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又自为修行,等待 将来成佛。释尊曾预言授记,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在遥远的未来降生于 阎浮提为婆罗门子,在龙华树下成佛,继释迦牟尼佛之后成道而为弥勒佛或弥勒如来。弥勒成佛后的未来世界:“一种七收”的庄稼可充饥肠辘 辘之苦,“树上生衣”的美景可除衣不蔽体之难,“五百岁出嫁”仍是少女,“人寿四万八千岁”……人们都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未来世界的救世主弥勒菩萨身上。未来世界的救世主弥勒菩萨身上。因此,莫高窟早期石窟中的弥勒造像表现的都是身居兜率天宫中的菩萨形象,并且在北方地区也普遍流行。

(以上五段节选自:解读敦煌:03 敦煌彩塑.樊锦诗主编)

(真没有想到,敦煌里反映出的最古老的信仰,不是释迦或别的佛陀,而是具有某种等待意味、象征着未来救世者的弥勒。)




(上图与下面两图来源于网友拍摄(已忘了名字),拍摄权归其所有,感谢原作者的拍摄)
3.0北凉-275窟(复制窟,西壁龛)【1920x1080】

【提醒:上图与以下两幅图皆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北凉莫高窟275西壁所塑的交脚菩萨像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菩萨造像。头戴三面宝冠,宝冠正中浮塑作禅定印的化佛一身。 上身赤裸,饰项饰、腕钏等璎珞配饰。下身着裙,两脚相交于方座前, 表示弥勒菩萨高居兜率天宫,学者们都习惯地称之为交脚弥勒。南北壁 的上层还开有两组阙形龛和一组双树龛。阙形龛是仿照汉阙形式的浮塑,表现弥勒菩萨身居兜率天宫。双树龛以双树为龛柱,以树冠为龛 楣,是为了表现弥勒于龙华树下作思惟修的一种特定的龛形。龛内造像 或与主尊相同作交脚样式,或右脚平搭在左腿上,以一手支颐作思惟状,表现的都应该是弥勒菩萨造像。

3.0北凉-275窟北壁(复制窟)【1920x1080】




3.0北凉-275窟南壁(复制窟)【1920x1080】







以下是南壁:




3.1北凉-272窟南壁【766x516】



南壁上部的双树圆拱龛则来源于西域或印度,仍是表现菩萨在树下静思的情景。此处颜色经宋代重涂,但人物整体形象仍突显原貌,带有较为浓厚的西域风骨。龛侧对称两树,树干塑的较为真实,有树木纹理,而上部的处理又较为图案化,看起来枝繁叶茂,又不显得纷乱。树下菩萨,坐于高座,左脚着地,右腿曲置左膝之上,左手抚右脚。右臂残损,但仍可看出原应是拄头思惟之状。菩萨面部浑圆,神态自然,似已陷入沉思不能自拔,颈部与胸前的璎珞厚重,带有西域王者的装饰特征。佛教早期的菩萨装近似于西域和印度的王族衣着装饰。




3.1北凉-275窟南壁-上部阙形龛内-交脚菩萨【1218x1521】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3.1北凉-275窟南壁-上部阙形龛内-交脚菩萨侧面【临摹】【269x478】







3.2北凉-275窟南壁-双树龛内菩萨【552x663】。

大约从275窟的浮塑“双树龛”开始,树木的形象就开始在莫高窟中有所表现。树下坐着的人也许就代表着正在思考的、还未觉悟的佛陀。




3.3北凉-275窟北壁-双树龛内菩萨(与南壁相对)【794x1187】


上图赏析:思惟菩萨
北凉 莫高窟275窟 北壁东起第一龛
思惟菩萨坐在双树龛内,宝冠和右手残损,左手抚足,右脚平置左膝上。上身前倾,俯视下方,为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思惟之相。




3.3北凉-275窟北壁-双树龛内菩萨(与南壁相对)侧面




3.3北凉-275窟北壁-双树龛内菩萨配饰【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217




双树龛内的弥勒菩萨像,南、北两壁都有

双树龛是佛龛形式之一。造型是仿树而建。龛柱是树身,龛梁是树枝,双树的树枝在龛顶交汇。此龛内置思维菩萨像,为弥勒菩萨于龙华树下思维之相。相传这形象的起源可能与弥勒在兜率天宫常为信徒解决疑难有关。




3.3北凉-275窟北壁-双树龛内菩萨(与南壁相对)正面




3.3北凉-275窟北壁-双树龛外供养菩萨【2313x3067】【超大图】(底部所写“南壁”有误,应为“北壁”)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3.3北凉-275窟北壁-双树龛外供养菩萨上方小佛【1600x1570】




3.3北凉-275窟北壁-双树龛外供养菩萨特写【2285x2872】【超大图】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以下是北壁: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上部阙形龛【640x372】




北壁绘佛本生故事,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前生累世行善的故事。此窟的这类故事很有代表性,主人公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体现了他过去为求 法而不惜施舍眼睛、头颅、身体甚至生命的自我牺牲精神。此图仍采用横卷式连环画形式,自西向东排列。


上图赏析:本生故事联幅画(北壁)

由五个本生故事画组成。图右至左为毗楞竭梨王本生、虔阇尼婆梨王本生、尸毘王本生、月光王本生、快目王本生(画面大部分已残缺)等故事画。此联幅画,总体看是一个整体,分解看则为各自独立的五幅画,既受新疆地区石窟单幅画的影响,又有向汉画像石式组合故事画转化的新意。联幅画上方为兜率天宫,阙形龛内坐交脚菩萨【见下图】。




【提醒:上图为高清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更大一些的图】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上部阙形龛内:西起第1龛-交脚菩萨、两侧侍立菩萨【临摹】【873x592】

阙形龛内的弥勒菩萨像,南、北两壁都有

阙形龛内的菩萨塑像为交脚坐式。阙形龛为佛龛的其中一种形式。此龛正面上方是屋顶,两侧各有一高一低的阙。阙形龛是敦煌最具特色的龛形。阙原指是宫门前两旁的瞭望楼,后来泛指宫门、宫殿、帝王居处。将汉阙与佛龛相结合来表现弥勒菩萨所居住的兜率天宫是此窟首创,并在敦煌北朝石窟中多次出现,但北周以后鲜有发现。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上部阙形龛内:西起第1龛-交脚菩萨




上图赏析:交脚弥勒菩萨

北凉 莫高窟275窟 北壁西起第一龛

这是塑于侧壁阙形龛内的弥 勒菩萨。菩萨戴宝冠,外饰三珠上饰仰月,作施无畏印和与愿印,披天衣,束羊肠裙,交脚坐于宝座上。专家认为:仰月形象与波斯有关。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上部阙形龛内:西起第1龛-交脚菩萨特写【885x1096】




下图: 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图,北凉 贤愚经·梵天请法六事品 莫高窟275窟 北壁

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故事讲:毗楞竭梨王喜好妙法。有一个叫劳度叉的婆罗门,称如果有人愿意在自己身上钉一千个钉子,他就为那人说法。毗楞竭梨王知道后非常高兴,请劳度叉说法,并任劳度叉在自己身上钉钉子。

此画是275窟本生故事联幅画的第一幅,

图中劳度叉一手执钉、一手挥锤,正向毗楞竭梨王身上钉钉。国王神态安祥,似乎正沉浸在听闻法语的喜悦当中,完全忘记身钉千钉的痛苦。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毗楞竭梨王本生(身钉千钉)【2301x2914】【超大图】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毗楞竭梨王作游戏坐(即一腿下垂,一腿曲盘)于座上。右有一人举锤钉钉。左下,劳度叉蹲于地。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毗楞竭梨王本生(右下角:惊恐的劳度叉,以手托腮遮脸)


画面右下角是:惊恐的劳度叉,以手托腮遮脸,惊恐万状。与从容舍身、安详镇定的国王相比,反衬出其小人猥琐之状。




再右边是另一个故事:

虔阇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故事讲:虔阇尼婆梨王为人正直,喜好正法,向全国发布命令寻求能讲说正法之人。劳度叉应召愿为其说一偈语,但要求国王必须在自己身上剜一千个洞点燃千灯。大臣属民都劝国王不要这样做,国王却毫无惧色,为听闻法语果然身燃千灯。佛教护法神帝释天被其诚心感动,最后使国王身体恢复如前。

此画是275窟本生故事联幅画的第二幅,

壁画略有残损,国王端坐,上有飞天散花,前有一人正在剜凿国王的身体,坐下一人正恐惧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见下图右】。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虔阇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临摹】【395x358】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尸毘王本生【2800x2319】【超大图】【2.77MB】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上图:尸毘王本生全图,原典出自:大智度论·初品菩萨释论

尸毗王割肉贸鸽,故事讲:尸毗王善良,喜欢佛法,想普救众生苦难。帝释天和毗首羯摩变成鹰和鸽子,想考验他的志向。鹰紧追鸽子,鸽子逃到尸毗王的面前以求保护。鹰逼尸毗王说,如果你不把鸽子给我,我也会饿死;尸毗王为了保护两条生命,只好割自己身上的肉给鹰吃以救鸽子。老鹰要求割下来的肉必须与鸽子肉重量相同,并设天平称量。可是,尸毗王快要割尽了自己身上的肉仍不够鸽子的重量,但他为了表示诚意,举身坐上了秤盘。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地,一时间天地震动,帝释天恢复了原形,以神力使尸毗王身体恢复了原状。




此画是275窟本生故事联幅画的第三幅,图中分两部分:画面左侧,国王右手握绿色的鸽子,一刽子手正在割国王腿上的肉;右侧一人提一杆大称,称的一头是小小的鸽子,另一头是双手合十而坐的国王。秤杆高度相若,表示两者的重量相等。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尸毘王本生特写1

尸毘王右手托鸽,尽显怜惜众生之情。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尸毘王本生特写2




几位飞天在尸毗王上方飞舞,上身袒裸,下穿束脚裤,有的伸臂,有的双手合十,似乎在赞叹、感动于尸毗王的舍身救世精神。粗线晕染,简练粗犷。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尸毘王本生特写3

上图:右侧一人提一杆大称,称的一头是小小的鸽子,另一头是双手合十而坐的国王。秤杆高度相若,表示两者的重量相等。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尸毘王本生与月光王本生(尸毘王上方有三飞天)【2048x1371】【超大图】【1.84MB】




【提醒:上图与下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月光王本生【2284x2299】【超大图】(底部所写“快目王本生”似有误)


上图:月光王本生全图,原典出自:贤愚经·月光王头施品

月光王施头,故事讲:月光王仁明慈悲,救济贫困,爱民如子。有一毗摩斯那王,很妒忌他,悬赏找能取月光王头的人。外道劳度叉应募,来到月光王面前,向月光王乞头。月光王不顾众人劝阻,毅然应允,并说过去已经布施过999颗头,再施一次就满一千了。于是他将头发系在树枝上,让劳度叉砍头。

月光王本生故事为联幅画的第四幅,由两个画面组成,左侧月光王端坐于束帛座上,用左手指自己的头,面前有一侍者跪捧托盘,盘上有三人头,表示月光王在前世已经布施过很多次头颅了。右侧月光王以发系于树上,身后一刽子手举斧欲砍,表示任劳度叉砍头的情节。树上一人(仅见头部,余被烟熏黑)牵王发;王前为劳度叉(仅见两腿,余被烟熏黑)。


内绘两个场景:一为大臣大月呈七宝头,月光王扬手拒绝。二为月光王俯首树前,构图上已具有汉地连环画的雏形。

图中画三头以示七宝头。大臣跪呈宝头,举盘齐眉,双眼下视。

右边第二个人是操刀手,圆眼外突,状甚凶狠,正准备挥刀砍头。在这被砍头前的一刻,月光王以双手捧盒接头;对将会发生的事处之泰然,表达了求法的决心。


下图:画面最右侧(已被熏黑)是最后一个本生故事——快目王施眼

快目王施眼,故事讲:富迦罗拔城,有一名叫快目王的国王,眼睛明亮,心地慈祥,喜好施舍,得到众人的赞扬。他属下有一小国国王名叫波罗陀跋弥,天生傲慢,从不服从快目王的命令;快目王派兵讨伐,波罗陀跋弥为了逃避惩罚,派一盲婆罗门去要快目王的眼睛。快目王十分高兴,说用这双眼睛进行布施,可以求得佛无上一切智眼,遂令部下将自己的眼睛剜下布施给婆罗门。

此处壁画损坏较为严重,仅能隐约看见王者端坐,面前有一人刺国王的眼睛(见下图)。




3.4北凉-275窟北壁-佛经故事三组一览【临摹】【1181x358】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北壁所绘的这几则本生故事,本生故事是指释迦牟尼前生无数世的种种善行事迹。北壁所绘的五个本生故事皆表现主角对逆境处之泰然,强调自我牺牲(尤其是肉体上的)、对痛苦坚忍,这些都是成道所必须的。







南壁中部的佛传故事:




3.4北凉-275窟南壁-出游四门故事【2854x2296】【超大图】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南壁中部的佛传故事,主要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成佛的因缘。故事讲:释迦太子成婚之后,不喜娱乐,终日仍掂念舍身出家。他的父亲净饭王十分忧虑,与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让太子出宫游玩,以此来打消他出家的念头。太子在侍从的陪伴下,出宫游玩,于城东门遇老人,在南门遇病人,西门遇死人,见人世间老、病、死三种大苦。之后在北门遇见出家之人,出家人神采奕奕,不被世间诸苦纠缠,于是太子更加坚定了出家的决心。

整个画面采用汉晋传统形式的横卷连环画形式,人物和景物不分远近,平列构图。人物形象服饰则明显受西域画风的影响,显得较为古朴粗犷。




3.4北凉-275窟南壁-出游四门故事【临摹】【李其琼临摹】




壁画中太子遇老人与出家人两情节保存较好,均是太子骑马从城门中出,前有伎乐弹箜篌、琵琶引导,下有侍从百姓礼拜,上有飞天散花相迎。

图中右侧情节为遇老人,老人发、眉、须皆白,面容憔悴,弯腰弓背,老态龙钟,仅着短裤,似正在向太子行礼。左侧为遇僧人之情节,僧人着右袒袈裟,面容饱满,姿态自然潇洒,左手握袈裟,其健康超脱与老人形成鲜明对比。




【提醒:上图为高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3.4北凉-275窟南壁-出游四门故事局部:遇见老人【1600x1252】




上图:右侧情节为遇老人,老人(上图左下角)发、眉、须皆白,面容憔悴,弯腰弓背,老态龙钟,仅着短裤,似正在向太子行礼。

下图:左侧为遇僧人之情节,僧人(下图左下角)着右袒袈裟,面容饱满,姿态自然潇洒,左手握袈裟,其健康超脱与老人形成鲜明对比。上方有三飞天,见证此场景。

(放大后可看到飞天们的面部表情)

3.4北凉-275窟南壁-出游四门故事局部:遇见僧人【2296x2178】【超大图】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注意:上图最左边有一人,其身份似乎不重要,但其一手指向这边场景☞,这一醒目的手势,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右边的这位僧侣(他就是释迦出游四门、最终看破红尘、决心修道的最关键一位);联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油画中常常会画出一个人、以醒目的手势指向画面主体,意在引导读者们的视线。没想到敦煌最早的故事画里也有这个手势 ☞。)

3.4北凉-275窟南壁-出游四门故事局部1:伎乐【2296x2177】【超大图】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3.4北凉-275窟南壁-出游四门故事局部1:伎乐【临摹】【1600x1338】

三位菩萨伎乐合奏:

图中三位菩萨,赤足,上身袒露,下穿长裙,立于莲台上。左边第一位,戴宝冠,长发披肩,弹奏直项四弦琵琶;左边第二位梳高髻束珠环,饰璎珞臂钏,头偏向一侧吹横笛;左边第三位戴花冠,项圈臂钏,双手演奏箜篌。




3.4北凉-275窟南壁-出游四门故事局部2:伎乐上方飞天【2891x2269】【超大图】【2.22MB】

【提醒:上图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3.4北凉-275窟南壁-出游四门故事片段【2290x3064】【超大图】




【提醒:上图与下图皆为超大图,在图片上点击一次后,再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通过这种方式可查看——原始尺寸的最大图】




3.4北凉-275窟南壁-供养菩萨【2876x2272】【超大图】【2.53MB】




南壁基层绘一排供养菩萨,头顶圆光,脚踩莲花,寓示为天人;




3.5北凉-275窟南壁下部男供养人(约33位)【敦煌最早的供养人形象】




北壁绘一排男性供养人【见上图】,数目多达33身以上。这些世俗供养人均做同样装扮打扮,头戴圆筒形高帽,帽后悬一布条,上身脱紧身窄袖衣,下着紧腿裤。这类便于骑射的胡装,据段文杰先生研究,正是那时统治敦煌的匈奴族的装扮打扮。

这些匈奴供养人多各手持一枝长茎花朵,依次整齐排列,姿态恭谨,双手合十,很是虔敬。有趣的是,位于汉族供养人前面的僧侣并没有面向中心的佛像,而是回头于身后的世俗供养人攀话,如同正在奉劝这些信奉传统儒学的汉人皈依佛教。




【提醒:上图为大图,在图片上点击可查看原大图】
3.5北凉-275窟南壁下部男供养人(约33位)【临摹】【1181x139】




南北两壁下部的供养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立北凉政权的沮渠氏,属匈奴后裔,在这些供养人中能看到匈奴人的一些特点。这些人均着袴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军士百姓都穿此种服装。褶为上衣,款式类似现代的短大衣,圆领或交领,对襟或左衽,窄袖。画中男供养人头戴幅巾,上身穿的就是交领窄袖褶衣。左衽是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胡人的衣服款式,与汉族传统以右衽为习尚不同。所谓“右衽”即衣襟在胸前相交,左襟压右襟,在右腋下挽结。而北方少数民族则相反,是右襟压左襟,在左腋下挽结,故称“左衽”。特别是在队伍最前列的两人,正在吹奏长长的号角,被民族学家认为是匈奴族的特征。(文/赵晓星)




3.6北凉-275窟-供养人2【1000x698】




3.6北凉-275窟-供养人2特写:前两人吹奏长号角【临摹白描】

关于此窟的开凿时期,当前学术界尚存没有合定见,基本上有三说:一说西凉,一说北凉,一说北魏。总的往说,诸家皆认为275窟是莫高窟最早的一个洞窟。




【提醒:敦煌壁画里,凡是人物面部呈现的黑鼻黑眼圈,皆为因时间古老而出现“晕染变色”的结果】







【本文图片与文字解说,参考资料:】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01.敦煌北凉.北魏》(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

敦煌研究院官网

北京服装学院2014特色资源库-丝绸之路的美术之旅河西段




----------------------------------------------------------------------------------------------




【北凉三窟,其他两窟:】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北凉-272窟:供养菩萨们的活泼“舞姿”【高清大图】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北凉-268窟:带有希腊化印迹的早期艺术【高清大图】




敦煌艺术概述:




以下是“敦煌系列连载”的总目录,会随着连载不断更新:



上一篇:2022知到答案 敦煌的艺术 完整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相关文章:

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3号

业务热线(微信同号):18143453325

业务邮箱:2848414880@qq.com

业务QQ:2848414880

目标: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出海淘金

使命:为国内企业跨境出海提供动力支持

愿景:打造用户期待和尊重的外贸服务商

Copy © 外贸巴巴 www.waimao88.cn 版权所有备案号:浙ICP备180131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