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品协定自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广泛存在了,但是20年代出现的
这些国际商品协定在u201c30年代大危机u201d中都解体了。30年代也建立了一些国际商品协定,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先后崩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重要工业原料的国际需求紧张,随之又出现了许多初级产品的国际商品协定。
1920年茶叶贸易曾经达成了一个国际商品协定,不过其数量限制是自愿的。1922年u2014u20141928年曾经存在一个国际天然橡胶协议,橡胶的国际市场价格上升明显,其中主要原因是英国限制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的产量。1934年4月由于国际天然橡胶的库存过剩和价格过低,又组成了一个国际天然橡胶协定,一直到1937年底该协定的作用明显,橡胶的国际价格上升明显,而后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带来国际需求锐减,橡胶价格暴跌,协定也就崩溃了。
1926年一些铜出口国曾经组成一个协会来提高国际市场价格,效果显着,但是到1929年3月由于牙买加的反对才使铜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协会解体了。30年代末期这些国家曾想再次控制生产并提高价格,但由于一些国家拒绝参加而告吹。1933年u2014u20141934年之间,9个小麦出口国和13个小麦进口国曾经达成一个国际小麦协定,但是该协定几乎毫无建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商品协定签订了不少,但是有成效的不多见,比较有名的几种商品的国际协定有糖(1953年)、锡(1956年)、咖啡(1962年)、小麦(1949年)、橄榄油(1958年)、可可(1973年)、天然橡胶(1979年)。到1989年尚存的仅有橡胶、糖、锡三种国际商品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