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成都解放。此时,蜀锦的生产行业在几乎全部停业的情况下,由政府牵头在川主庙(现成都南府街小学),把部份失业工人组织起来,组成了十来家丝织联营社,每家联营社,由作坊老板集资经营。由于蜀锦产品它自身的价值比较高,属高档消费品,当时一般平民百姓购买力还很低,蜀锦产品销路受到严重影响,作坊老板纷纷抽走资金,联营社艰难地维持了一年多。到了1951年政府提出u201c工商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u201d等一些安邦定国方针,这时由青羊工会大组的失业工人,在青羊横街茶馆聚会,商谈建厂发展蜀锦生产。大家一致委托工会大组组长杨忠同志、向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厂提案,在成都市第六区政府的帮助下,借用草堂附近的瘟祖庙(即原蜀锦厂址)组织生产自救。1951年3月,在丝织业基层工会出面调解下,以杨忠、吴德荣、刘本和、林仲武、刘玉州等为代表的47名蜀锦工人与原蜀锦作坊的老板解除了劳动关系,自己当家作主,将资方老板付给工人们的解雇金作为建厂资金,同时又从资方借来18台手工木机,组建了u201c成都市丝织业工人临时自救工场u201d。1951年5月13日,举行开工典礼,当时的六区工会办事处,西区分工会丝织业基层工会的代表到会祝贺。这一天,标志着蜀锦工人的新生,这就是成都蜀锦厂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