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美国方面的测算,中国制造近几年里为美国的消费者减少了7000亿美元的支出。正是在这样大量廉价消费中国产品和中国资源的同时,这些国家的企业也产生了抱怨,中国制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他们本国的制造。由于中国产品比本国产品价格要低的多,又很实惠,所以有很多国家的商店一般到年底都没有什么收入。
这些年来,我国的矿产品也不收资源税,使我国的能源价格十分低廉,电费、油费都相对便宜,从而导致所有在中国生产的出口商品价格都相对低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保证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必须提高本国的资源税率,避免外国企业过度廉价利用中国资源。
主宰这场转变的必须是中国政府行为,政府必须尽早快速地出台各项法律法规,调整国内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强迫中国制造产生升级换代,进而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最终改变高消耗、高污染、廉价出口的局面。
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10年才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相比,u201c中国制造u201d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还吸收了一亿左右的就业人口,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u201c中国制造u201d的前景关乎社会稳定和改革的未来。只有将u201c中国制造u201d留在中国,才能为进一步的改革和经济升级赢得时间。
世界经济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而陷入低潮。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经济体: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需求不振,中国出口制造业的外贸订单随之减少。尽管中国的出口在2008年仍在增长,但增幅已经大幅度下降。这预示着中国2009年可能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 导致出口制造业困境的还有成本上升。这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原材料、能源和土地涨价、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以及针对出口的税收优惠越来越少。低成本是u201c中国制造u201d在国际竞争中胜出的主要武器。20年来,正是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土地和能源,引导制造业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地区以及马来西亚等地转移到中国大陆。中国正在丧失这一竞争优势。
[3]制造型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更便利的方式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在全球化市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成为主导,他们可以从各种销售渠道寻找价格最低、最优、最方便的产品和服务,竞争已经不仅在地区间展开,更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要达到这种竞争的根本目的,必然与实现这个目的的制造过程密切相关。一般制造业的活动过程,可以分解为原料生产、产品设计、各级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销售、零售等连续的环节,即供应链过程。
制造业需要IPD和ISC不同制造企业在最终竞争结果上的悬殊,就在于处理供应链过程上的差异。因为每个环节对最终成品的价值并不一样,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高的价值,显然就是制造业的本质。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从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来优化每个制造的环节,从而一体化整个供应链流程,并持续更新换代,就越发成为现代制造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
在假如4元的产品价格中,这个原料成本仅占1元,而且很难进一步节省,那么,这个环节是否就不存在高价值呢?事实证明,如将原料生产与产品设计联系在一起,75%的价值创造能力是落在产品的研发上;相反,靠原料成本的节省仅可以创造25%的价值。也就是说,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特别是产品研发设计及其生产决策,可以摆脱原料成本的约束,创造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我们要说的IPD(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即制造企业需要令整个系统得到不断的效率提升和产品的改进,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创造更高的价值。美国美泰公司(Mattel)为加强IPD,每年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并有专门的实验室和跨部门的研究团队专事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
中国企业的问题不仅是在原料生产环节上不敌跨国公司,缺乏产品创新能力,在其他更高价值的环节上,同样是缺乏话语权,处于竞争的弱势一方。美国美泰公司(Mattel)把持了各级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销售等各个环节,并在零售端与沃尔玛(Wal-Mart)等大型连锁店结成联盟,仅是把最低价值的生产环节外包给中国制造企业生产。它所占优的这些环节相比前述的原料生产的u201c硬一元u201d,就是构成4元零售价格的另外的u201c软三元u201d,因为它们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更高的价值挖掘潜力。
简单比较可知,制造企业即使在现有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上,也需要控制、影响并拉紧整个供应链系统,优化资源在每个环节的配置,从而获得高价值,而不是分散、孤立地对待每个环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ISC(Integrated·Supply·Chain)。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