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高等学校多隶属于国家不同的部委,各个部委办自己特色的高校。国家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后,中央将原来的部委所属高校调整为教育部主管和部分其他部委主管,其他高校改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即形成了21世纪初的高校隶属格局:少数中央部(委)属高校和多数地方政府所属高校。中央部属高校得到的资源较多,发展较快,而大多数省属高校得到的财政支持较少,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004年,教育部经过认真、慎重的论证和研究,决定与河南省重点共建郑州大学,此即中国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的由来。同年决定与中西部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共建一所地方所属大学,即省属高校与教育部共建。
教育部在山西大学设立教育部省部共建工作研究中心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办公室(原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直接领导,立足于省部共建或重点支持高校,挂靠山西大学开展研究工作。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得到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和各共建高校的重视与支持,成为省部共建大学相互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自2004年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郑州大学以来,共建进一步扩展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市)份,如浙江、广东、福建、 江苏、上海、山东等。至此,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有了地方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据统计,2004年到2011年,全国省部共建了22所高校,2012年到2014年3年间就增加了21所,2015年增加23所,2016年更是多达35所,2017年也有15所,已有近120所高校进入省部共建大学。
[3][4]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已由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下达,总经费高达114.6亿元,其中一部分正是拨给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山西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入选国家u201c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u201d的14所高校由此前的u201c省部共建u201d升级为u201c以部为主、部省合建u201d高校行列,这14所高校所在的省份均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将获得更多中央投入的专项经费,在人才引进、科研平台等方面支持,有利于缩小与中央部属高校的差距。同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为教育部与地方政府u201c部市共建u201d的第一所中医药院校。
[4][5]2019年12月26日,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签署《共建四川大学等8所u201c双一流u201d建设高校协议》。根据协议,教育部和四川省将共同推进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共同推进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