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国家和现代市场形成之前,跨越国界的贸易早已存在。不过当时跨国贸易的主要目的还是互通有无,而不是追求合理分工和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模型的成立需要两个前提:假设运输费用低至可忽略不计,假设有关贸易的信息可以迅速交流和沟通。而这两个条件在16 世纪之前并不存在。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此前的国际贸易成本高昂,收益没有保障。无论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山地、沙漠,还是环绕非洲海岸的航行,风险都很大,而需要先期投入的费用惊人。结果,只有相对稀有而且便于携带的商品才会进入国际贸易,比如丝绸、香料、金银,以求一旦交易成功能够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由于只有很小一部分人买得起这些昂贵的舶来品,跨国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限。在上千年的时间里,贸易只是偶尔影响一个社会的风气。更普遍的情况是,国际贸易只能改变上层社会的时尚,平民百姓的生活并不受冲击。各国从跨国贸易中获得的经济收益也不明显。所以明清皇帝可以毫不迟疑地发布禁海令,令日本商人十年一贡,而且u201c船只两艘,人只二百,违例即以寇论u201d。当日本人请求缩短贡期时,中国官吏指出批准他们定期贸易已经是天朝上国的恩典,他们的倭刀、纸扇对中国而言是可有可无的。
17 世纪的工业革命和随之而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含义。工业化带来了新产品,并且普遍扩大了生产规模,使以前的奢侈品走进大众市场。不过更为关键的是,新技术带来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使大规模的定期的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技术变革是蒸汽机在陆海运输当中的应用。19 世纪初期,欧美各国开始铺设铁路,快捷的运输网络逐步形成。与此同时,轮船与帆船展开了竞争,发起了海上运输的革命。远洋运输费用在1815u20141851 年间首次出现大幅度的全面下降。现代的运输方式不仅降低了运费,缩短了贸易时间,而且扩大了运货量,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国际贸易的成本降低,它涉及的商品也不再限于奢侈品,不再仅限于满足上层社会的需求,只要存在比较优势的产品,就能够创造贸易收益。包括农产品在内的日常生活用品成为贸易的主体,贸易对于国民经济开始产生普遍的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