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预警机制
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间技术贸易壁垒,广东企业并非就无所作为了。跨越“绿色壁垒”根本的手段,就是要建立起包括法律、规定和标准在内的技术体系。
当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应主动向国际标准靠拢,主动向进口国权威机构申请认证。要收集并学习国外技术法规,及时获悉发达国家政策、法规、检疫标准及认证制度的变更情况和对一些商品的特殊技术要求,制定对策。对发达国家已普遍施行而我国目前技术水平尚难达到的标准,则要认真研究。形象地说,就是要“知道人家的门槛有多高”,有针对性地改善产品结构,淘汰落后工艺,提高质量,跨越这道门槛。
在帮助出口企业适应新的国际市场形势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负有很大的责任。目前广东各地正纷纷采取有关措施积极应对。其中建立预警机制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据了解,广州市外经贸局、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新近联合建立了广州市各大类出口产品技术标准预警机制,全市各类企业都可以通过技术标准咨询服务网页(www.gzq.gov.cn)查询检索各类产品的国内外技术标准及相关信息。该网页开设了要闻通报,WTO、TBT专栏,国内外技术法规和标准查询,技术标准查询台等栏目。
广州市标准与编码信息所还与广州轻出集团、纺出集团、万宝冰箱、华凌冰箱等10家大型纺织服装、家电类出口、生产企业分别签定《技术标准协作协议》,建立了技术标准互动机制。
豌豆,是江门市出口日本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十年来,经江门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出口的豌豆,未发现因检验检疫质量和农药超标而被日方检验检疫部门通报或拒绝入境的事件。这是因为为使江门生产的保鲜豌豆顺利销往日本,该局把工作做在前头,加强了豌豆的田间病虫害调查,每年都组织工作人员到产地进行1-2次田间病虫害的调查,了解、掌握豌豆在种植过程中发生病虫害情况及为害症状,确保检验检疫更具针对性。
开展“绿色食品”认证
为接轨国际市场,1990年中国政府授权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并于1993年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PAM),奠定了我国绿色食品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基矗。目前,中心已与90个国家、近500个相关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与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认证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包括日本有机食品自然食品协会、德国的BCS、法国的益可色特(ECOCERTT)。同时,我国绿色食品的认证也走出了国门,开始进行国际化认证。
中国加入WTO后,绿色农业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到1000多万吨,基地4000多万亩,产值100多亿元,在目前国内农产品出口中,绿色食品被退回的案例极为罕见。
[1] [2]
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3号
业务热线(微信同号):18143453325
业务邮箱:2848414880@qq.com
业务QQ:2848414880
顶部
合作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