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上海关区乳制品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国内乳业产业链安全亟待保障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上海关区乳制品量首次突破2万吨,达到2.3万吨,价值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大幅增长38.1%和62.6%,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2625.8美元,上涨17.7%。
一、今年1月份上海关区乳制品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绝大多数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以进料加工方式进口激增。今年1月份,上海关区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乳制品2.2万吨,增长35.9%,占同期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95.6%。此外,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乳制品0.1万吨,激增2倍,全部以进料加工方式进口,占同期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3.3%,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
(二)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乳制品进口主力,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下降。今年1月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通过上海关区分别进口乳制品1万吨和0.7万吨,分别大幅增长40.9%和1倍,分别占同期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45.8%和31.2%。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乳制品0.5万吨,逆势下降6.4%,占同期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22.9%。
(三)逾5成自新西兰进口,自美国、欧盟进口均大幅增长。今年1月份,上海关区自新西兰进口1.2万吨,增长39.2%,占同期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51.5%。同期,自美国进口乳制品0.6万吨,增长48.7%,占同期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25;自欧盟进口乳制品0.4万吨,增长59.5%。
(四)奶粉进口量所占比重提高,进口平均价格居高不下。今年1月份,上海关区进口奶粉1万吨,大幅增长54.2%,占同期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46%,比重提高4.8个百分点,平均价格为每吨3393.7美元,上涨25.3%。此外,进口乳清0.7万吨,增长48.7%,占同期关区乳制品进口总量的32.3%;进口黄油0.2万吨,下降9.7%。
二、今年1月上海关区乳制品进口量增价扬的主要原因
一是消费者对洋奶粉已形成依赖。由于2010年乳制品行业负面新闻不断,导致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品信心难以恢复。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而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代购、团购、直接到境外购买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新春期间,国内游客在港澳抢购洋奶粉甚至引发当地奶粉出现断货
[1]。而国内乳品生产企业为迎合国内消费需求越来越多使用进口奶源,导致对进口乳制品的需求居高不下。
二是国际国内奶价倒挂刺激国内企业进口热情。农资价格特别是饲料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推动国内原奶价格一路攀升,12月份原奶主产区收购价格环比继续上涨,达到3.13元/公斤,全年涨幅超过20%
[2]。尽管近期国际乳制品价格高企,但受惠于自由贸易协议,我国自新西兰进口奶粉每吨成本仍比国产奶粉便宜1000元,而且奶源质量较高
[3]。基于国际奶源价格和质量的双重优势,国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对进口乳制品需求日趋旺盛。此外,全球对奶制品的刚性需求及南半球奶产量出现季节性下滑,也导致奶类产品价格出现上扬。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奶业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基地需长期培育,乳制品大量进口对国内乳业产业链的冲击不容忽视。由于进口大包装奶粉相对国产同类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不少需求型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相对减少了对国内原料奶的需求而转向大量进口洋奶粉。据估算,进口奶粉每增加10万吨,将直接导致减少85万吨的生鲜乳的需求,相当于减少养殖34万头奶牛,直接影响到3.4万人就业
[4]。不少生产和供应型企业则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2010年陕西省的奶粉产量比2009年减少10%~20%
[5]。此外,饲料成本不断上涨且牛价较高的情况下,奶农发展生产比较谨慎,小规模养殖场买牛需求性不高,部分散养户逐渐退出。2010年的总奶量较2009年仅增长2%,而这个数字起码要达到5%才算正常
[6]。一旦国内产业链遭到彻底破坏,国内原料奶粉将完全依存于进口,届时进口奶粉势必提高价格,进而操纵国内原料粉市场供应,给国内经济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1]中国新闻网:《内地客澳门抢购奶粉断市,代理商称市场需求不正常》,2011年2月11日。
[2]中国证券网:《食品饮料行业:产量数据符合预期白酒依然是首选》,2011年1月28日。
[3]人民网:《海外并购屡败屡战光明集团收购尚无定论》,2011年2月11日。
[4]新浪:《“洋奶粉”泛滥损害中国奶业产业链》,2011年1月18日。
[5]中国食品商务网:《中国乳业面临洗牌洋奶粉蚕食市场半壁江山》,2011年2月10日。
[6]解放日报:《乳业复苏明显四季度利润率创近年新高》,2011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