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外贸 政策基本情况 韩国实行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贸易立国”,利用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克服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的不利因素,实现了经济腾飞,跻身新兴工业国行列。
2000年,韩国 外贸 进出口 总额3,331亿美元,其中出口1,726亿美元,进口1,605亿美元,贸易顺差121亿美元。
近年韩国主要出口商品为半导体、纺织品、汽车、船舶、石化产品、钢材、家用电子产品、一般机械、塑料制品、轮胎等;主要进口商品为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原油、农林水产品、工业用电子产品、机器设备、矿物性燃料、石化产品等。韩国的存储半导体芯片(DRAM)、超薄膜液晶显示器(TFT-LCD)、平板玻璃、微波炉、CDMA移动电话机、光盘驱动器、电脑显示器、电子血压计等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排名前列。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欧盟、中国、东南亚、台湾等。
韩国的工业品平均进口 关税 为8%.
二、 外贸 政策管理体制
《对外贸易法》是韩国政府管理和振兴对外贸易的基本法,与《外汇交易法》、《 关税 法》、《有关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法》和为保护、扶植特定贸易的各项“振兴法”、与贸易有关的个别行政法规等构成了韩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
根据韩国《政府组织法》,产业资源部负责总的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外交通商部的通商交涉本部负责对外通商交涉;农林部、海洋水产部、文化观光部、建设交通部、情报通信部等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涉及其主管领域的具体商品的贸易政策;产业资源部下属贸易委员会负责对因外国商品进口所造成损害产业的救济。韩国除根据乌拉圭回合协议对部分农产品进口实行数量限制外,一般商品均可自由 进出口 。韩国政府承诺逐渐解除对商品进口的限制,至2004年解除对最后一项商品--大米的进口限制后,实行完全贸易自由化。
韩国《对外贸易法》规定,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实行登记制。产业资源部授权韩国贸易协会受理有关外贸经营的登记业务。但药品、农药、有害化学物质、石油、香烟、人参、指定农水产品和外国期刊电影等特殊商品 进出口 的经营需依照相关法律获得许可后方能进行。
三、进出口商品管理 韩国对商品进出口实行审批制。审批分为自动许可和限制许可两大类,属于自动许可类的商品可以不经审批自由进出口,限制许可类商品进出口则需经产业资源部审批。产业资源部通过发布“进出口公告”、“进出口特别公告”、“进出口综合公告”、“战略物资进出口公告”等形式确定限制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金额或交易地区,以及许可的申请程序等。这类公告在产业资源部的网页上均可查询。
进出口公告为不定期发布,在未发布新的公告前,旧的公告始终有效,公告中未列入限制类名单的商品原则上均可自由进出口。
特别公告作为进出口公告的附属文件,是各行政部门对不同于进出口公告中限制类商品分类而无法被包括在其中的特定商品进行的特别规定,如对旧船、飞机进出口的规定等。
综合公告是指产业资源部对在《对外贸易法》规定之外、韩国有关部门制定的51个特别法中有关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措施进行综合后发布的公告。综合公告主要依据关贸总协定(GATT)的有关规定限制进出口商品的性质,其限制对象主要是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安全、污染环境或有违国际公约的商品。
此外,鉴于农水产品的特殊性,韩国对进口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后加工的农产品实行特别的检验制度,对部份水产品要求在指定机构接受检验。农林部根据《进出口农产品检验特别法》,委托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和农水产品流通公社对农产品实行检验。水产品的检验由国立水产品检验所统一进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