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翻看了很多关于联想的评论文章,十篇有九篇是批评之意,剩下的一篇也是在批评的前提下,在分析联想智能手机还有很多翻身的机会,不致于象众人设想中的那么差,然后论证开来云云。
仔细小结一下,联想广受诟病的由头无外乎这些话题:
一、联想缺少产业战略规划已成共识
在诸多评论中广被认同的是,联想发展中至少错失了两次重大转型机会:
一是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转型。当时,早在国内互联网刚刚兴起时,联想就捕捉到了互联网泛生活化和服务化的趋势,意识到了互联网蕴藏的巨大的商机。于1999年10月投资上亿美元创建的FM365门户网站就是一例,当时的FM365拥有新闻、邮箱、搜索、游戏、软件等频道,最鼎盛时曾与新浪、搜狐、网易并称四大门户,代言人是当时红极一时的谢霆锋和周迅。但当新浪、搜狐等门户陆续壮大并且成功上市时,FM365却因为一些失误在互联网寒冬中倒下,于2003年停业一年,此后再也没有跟上,致使上亿美元的投资从此成了水漂,联想向互联网企业的转型也浅尝辄止。这仅是一例,从2000年至2004年间的4年时间里,联想为其互联网战略前后投入5个亿,其他的还有赢时通、新东方网校、联想翱龙等,但最终都没有所终。就在这宝贵的几年中,眼睁睁地看着四大门户和BAT的相继兴起,而自己却什么也没落下。
二是从PC行业到移动终端产业的转型。联想做手机的历史实际可以追溯到2002年,但是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发展的时间可能就要到2010年。如果2010年联想乐Phone出场之后,能够坚定而战略得当,今天联想的局面就可能大不一样。而事实上,联想虽然在2014年1月30日,成功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将原摩托的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商标及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纳入囊中,但随着运营商政策的变化,补贴的大幅减少,联想没有把握好由原来依赖运营商的渠道快速转向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而小米、荣耀、魅族等互联网手机品牌却恰好长于此项),加上公司内部多品牌互搏加剧了内耗(乐phone、联想、乐檬、vibe、zuk、moto),接下来的手机市场成绩却总是差强人意:2013年,联想手机在国内市场是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而到了2014年,联想就排在了小米和三星之后,位列第三;到2015年底,联想已跌出前五。
这期间联想的智能电视业务也曾于2014年高调入场(如号称“终结者”的4K电视S9),但仅一年之后,乐视、小米成功攻占了互联网电视前两席,虎视眈眈的外来者更是层出不穷,联想气势越来越弱。
综上,如果联想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产业战略规划、产业分析思维,不致于每个节拍都能踩上,而但又均无功而返,错失良机。
二、两次国际化并购颇受争议
2004年12月8日,联想与IBM间的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被称为“蛇吞象”的联想为此付出了17.5亿美元的巨款。联想集团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以及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收购的业务包括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同时联想还将承担IBM 5亿美元的债务。
交易完成后,新的联想一跃成为继惠普、戴尔之后的全球第三大PC厂商,占据8%的全球市场份额。虽然这项并购对联想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大并购的“重组成本”带来了2005财年Q4出现了9.03亿港元的亏损,直接导致当年净利润大幅下滑至1.73亿港元。迄后经过两年上升,又在2008财年跌入历史低谷。这次并购中不同文化带来的磨合让联想在2009年遭遇了巨额亏损。柳传志曾对外表示,联想在2009年不算上裁员的亏损,大概有2.2亿美元。
另一次并购MOTO的动作,也是导致联想另一个巨亏点产生的直接原因。2014年1月,联想宣布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MOTO,此番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动作,使联想集团在2015财年中报一度将亏损刷新到了7.9019亿美元,有接近6亿美元来自于“重组费用”。不仅如此,让人觉得悲摧的是,联想曾寄予厚望的MOTO业务,并未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据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公布的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联想手机的出货量占比从2014年的7.9%下跌到5.4%,排名全球第五。而一年以前,联想还是全球第三的手机厂商。
这两桩跨国并购从联想走向全球化这个角度来说是成功的,确实让联想成功地贴上了“国际化”的标签,在“做大”还是“做强”的选择中,毅然选择了“做大”的联想,在瞬间变大的同时,也承受着两次“重组”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三、财报业绩下滑让国人难以接受
事实上,正如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所言,他批评联想的声音,几乎延绵了20年。那么为什么近段又这么集中到“群起而攻之”的地步呢?实际上导火线就缘起201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的发布,而近期的2016年IT峰会后自媒体人对杨元庆的质疑又再度风声渐起。
2月3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的201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财报显示,联想在全球PC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逆势上扬,连续第11个季度占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第一位,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1.6%。但这份财报也透露出PC业务的全球萎缩状况。财报显示,在集团总收入占比62%的联想个人电脑业务,当季取得80.33亿美元的收入,同比下降12%。而当季联想个人电脑的市场销量,则同比下跌10.9%。而整个联想集团在当季取得了129.1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跌8%;而18.85亿美元的毛利,则同比下跌10%。财报同时显示,当期移动业务集团的季度营业额达32亿美元,总税前亏损为3000万美元。而当季,其智能手机总销量达到2020万台,同比下跌18.1%,在中国市场表现尤其不理想。
此番数据怎能不让人慨叹联想,这个昔日PC之王的没落和衰败?!也怎能不让人为其在国内移动业务的迟缓而暗生着急?!
四、质疑掌舵人杨元庆的声音风起云涌
事实上52岁的联想CEO杨元庆,已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期,有自媒体发文质疑杨元庆在拿着天价年薪的同时,将联想这艘大船带入了“歧途”。这样犀利的文章一篇接着一篇,让联想难以招架:《真相:杨元庆是个合格的CEO吗?》(商业人物)、《打嘴仗:杨元庆是否是个合格的联想CEO》(网易)……而在这个过程中,杨元庆不菲的年薪数额(2014年年薪1421.8万美元,2015年年薪1944万美元)与不相称的联想业绩也饱受诟病,著名的IT观察家西域刀客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与国际科技公司CEO比,杨元庆的薪酬到底高不高?》文末结论是:虽然说杨元庆目前年薪额1944万美元有合理的成份,但对于目前联想业绩情况的现实,杨元庆主动表示“降薪”与企业共同过点苦日子还是应该的。
那么杨元庆是否有过?不用我们分析,前几天72岁的联想教父柳传志已公开评杨元庆:谁都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这已经在向我们公布答案。事实上,在联想走向PC之王的坎坷道路上,杨元庆是毫无疑义的功臣 ,但对联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没落和反应迟缓,他也难逃干系。媒体除了质疑他对企业方向的把握、产业机会把握、质疑天价年薪的同时,甚至对杨元庆“带队伍”的能力也表示了怀疑,剑端直指2011年离职的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绍鹏和2015年6月离职的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事件,而这两位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挑战杨元庆位置的两个人,都曾为柳传志抱以厚望。
那么,联想究竟“得罪”了谁?
其实写完了前面,答案自现。联想究竟“得罪”了谁?说传统一点“得罪”是消费者,说时尚一点是“用户”,是那些曾使用过联想产品、曾以联想产品自豪、有着浓浓联想情结、不愿意看到联想走下坡路的用户。
众所周知,联想曾是中国IT界的一名旗帜,承载着很多六零后、七零后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结。笔者曾有过清晰的记忆,2006年,单位购进了一批笔记本电脑,出于对民族产业的保护,领导一句“选联想”省去了很多采购部门对诸多PC性价比的对照。套用刀客的一句话“家国情怀有时也是企业的一剂毒药”(尤其企业衰的时候),正因为联想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无法替代的位置,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各类产品都有了很多、很精细的选择,所以,人们无法接受国产类联想产品口碑的下降,品牌的严重下滑,故而用户对联想现在的表现就产生了极为的不满,批评之声迭起,颇有怒其不争之慨。实际上用户们仍在怀念旧日联想的神彩,不得不承认在这诸多不满中实际寄予了对联想的更高期待。
而客观地从产业环境来说,曾经缔造了一个IT行业尤其PC帝国神话的联想,目前正处于IT行业和PC业两大下降通道的叠加期,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传统IT业面临崩盘的前夕,挑战无疑更加巨大。不仅仅经营PC的惠普、戴尔、宏碁面向突围,包括IBM、Oracle、微软、SAP,甚至思科、英特尔等,所有传统软硬件和设备厂商,都将面临智能手机和云计算两面夹击下的改朝换代。这些公司的股价几乎都远远低于2000年时候的高点,而且更大的概率是:它们的股价将继续一路向下,无限期地奔向更低的底部。相比之下,联想这10多年的表现还算不错。
欣闻近期联想已公布了重大业务布局:成立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移动业务集团(MBG)、 联想创投集团(LCIG,含云服务业务)及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走下2016深圳IT峰会的杨元庆也向公众诚恳地表示:希望大家理解联想,给予一定宽容和时间。业内认为:杨元庆要成功,需要2至3年的时间窗口,同时必须要有洞察下一个10年全球产业大趋势的正确战略,以及出色完成这一战略的队伍。完成这一使命,何其难也!但我们仍抱有希望!
在此也呼吁所有关心联想的朋友,拭目以待,多一些耐心,不要吝惜你的建议,让这个昔日的PC之王能够在未来的云计算时代成功转型,给国人带来更多信心!
作者:小禾。转载请联系小禾智库。更多内容请看小禾智库微信号xiaohezhiku。
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3号
业务热线(微信同号):18143453325
业务邮箱:2848414880@qq.com
业务QQ:2848414880
顶部
合作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