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她守护国宝,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用数十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敦煌。”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给樊锦诗的颁奖词,来概括了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2. 樊锦诗奉献了自己大半辈子的时光,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被人们称为
“敦煌的女儿”3. “敦煌” 实际上这个是
少数民族的发音,到底什么意思不知道。
4.《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回来,给汉武帝做汇报,其中就有敦煌。公元前138年、前119年的时候,汉武帝两次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的交通全线打通,汉武帝把兰州以西的河西走廊收归
西汉疆域的范围,设了四郡。5.为了开发这个地方,从内地向敦煌河西走廊移民,这
些移民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灌溉技术,以儒家为主的汉文化也传到了这个地方。【简介】
- 1938年7月,樊锦诗生于北平,生活、成长在上海。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境非常优越。
2. 她打小就常常流连于博物馆、美术馆。
3.1958年,20岁的樊锦诗考入北大,成了一名考古专业的学生。四年后,她报名到敦煌研究院实习。
4. 新书《我心归处是敦煌》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
讲述了樊锦诗与敦煌的爱与羁绊。5. 这是她首次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樊锦诗与顾春芳相识于2014年的敦煌,一见如故,这次见面不仅促成了二人深厚的情谊,也为这本书的诞生埋下种子。
01 初见莫高窟
初见莫高窟时,还是在1963年,她25岁的时候。
她说:“他们都是自投罗网,我也是。那年她还在北京大学读考古专业,跟
3个实习生一起来到了敦煌。她第一眼见到真实的莫高窟时就被震惊到了。其实,她选择去敦煌实习,“目的不纯”。她想借此机会去看看向往已久的莫高窟。因
为中学时期,一篇介绍莫高窟的课文,深深地打动了樊锦诗,她对敦煌、对考古产生了兴趣。樊锦诗第一次感觉到文物的生命力,
激动得只能说出一个好字。02 艰苦的条件,导致晕倒
但是,现实和理想面临着巨大的现实落差。
敦煌的条件太艰苦了,他们几个人只能住
在附近的庙宇泥屋里,棚顶是芦苇杆搭成的,晚上动不动就掉下来一只老鼠。平时喝的是
咸水,如果喝多了,
肚子会胀。吃的是“
胡萝卜片、白菜片、土豆片”,根本吃不到别的蔬菜。没有卫生设施,听不到收音机……
樊锦诗在实习的那段时间,
头发就没洗干净过,为了洗漱方便,还直接剪了个极短的头发,多年以后,她才明白这
是水质原因。当时她跟着老师,爬
蜈蚣梯进洞窟做研究,梯子是
用树枝做成的,只靠一根绳子直上直下,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她每天早晨只能不喝水,怕研究到一半用梯子上厕所
这跟她以往的生活,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樊锦诗是上海人,在家说
着吴侬软语,小时候体弱多病,家里又有保姆,从来没做过家务,上了大学连洗衣服都是现学的。很快,她就
因为水土不服晕倒在莫高窟里,还没等实习完,樊锦诗就回了学校。
当时她想,“再也不会回到这里。
03 造化弄人,却拒绝求情
毕业分配时,敦煌研究院向北大要人,名单里有到过敦煌的樊锦诗。她犹豫了。
毕竟敦煌的现实条件很差,物资太匮乏了,她父亲很心疼,也发过来了一封信,让她转交给学校说情,不让她去那么偏远的地方父亲得知后,从上海写信向学校“
求情”,樊锦诗却把“求情信”扣下,没有转交。因为她认为“自己已经向学校表态,会服从毕业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时怎能反悔?”就是这样一个念头,让樊锦诗的命运从此和敦煌连在了一起。
04 跟远方的爱人聚少离多
大学期间,樊锦诗谈了一个男朋友,叫彭金章。男友毕业时被分配到了武汉大学。
1967年,樊锦诗29岁,才有了去武汉跟彭金章相聚的机会
,两人匆匆结婚,樊锦诗又匆匆离去。
开始了长达19年的分居生活。在这之后,她每年还是只有
20几天的探亲假期。05 孩子出生,被迫寄人篱下
樊锦诗的大儿子在敦煌出生,生产时,住的是当地简陋的校医院,在
这之前她还在地里头摘棉花。当彭金章知道孩子出生,带着衣服、鸡蛋等各种物资,
坐了好几天火车,才来到樊锦诗面前时,
孩子已经出生一周了。孩子还没有衣服穿,
只能裹在母亲的破棉袄里。她只能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
1973年,他们的小儿子还是出生在莫高窟,樊锦诗只能把孩子送往河北的老家,让自己的姑妈照顾。
小孩又是寄人篱下,就变得沉默内向。06 坚定选择留下
其实,樊锦诗想离开,她一直想去武汉,可多年来没有被批准。期间,她完成了早期的分期断代研究,获得了学术界公认,至今还有着很大影响。
直到
1986年,研究部门批准了樊锦诗的申请时,她又犹豫了。“我就这么走了?”樊锦诗这么问自己。她还是觉得不甘心
,所以这次,她选择留下来。07 丈夫做出牺牲,终团聚
1986年,彭金章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放弃武汉大学的一切,调至敦煌研究院。彭金章甚至连研究方向,
都改成了跟莫高窟有关,一家四口终于团聚。彭金章之所以放弃前景光明的事业,当然是因为妻子的坚持。
用樊锦诗自己的话说,因为她“爱上了”敦煌,离不开敦煌。夫妻俩也不是没有争执过,樊锦诗也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最终,她对敦煌的“爱”战胜了一切。如她后来在回忆时所说:
“
我在敦煌越待越久,对敦煌的感情也就越来越深。而且我脑海里一直有着这样的念头:我在敦煌没做什么,难道就这么走了?”08 壁画的保存与修复
⑴风沙侵蚀70年前的照片上,精美的壁画还完好无损,等今天再去看的时候
,颜料就掉了一大半。壁画的石墙后面,从底下往上冒出水汽,而敦煌天气干燥,壁画经常会起皮掉落,
无法复原。樊锦诗赶紧带着人抢修,可是刚修完,
第二天大风刮过来的沙子,就把洞口给堵住了樊锦诗四处奔走,跟国外的知名研究院合作,一项项地解决这些问题。
⑵壁画的保存
①建立电子档案莫高窟难做档案,那就弄在电脑上,她找来西北大学的学者,
用特殊的照相机照下来相片,然后不断拼接成一大幅壁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工作人员提出建议,
跟她介绍了曾保护过埃及文物的盖蒂研究所。后来,著名的数字敦煌开始投入建设,樊锦诗想用
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且高保真的,保存敦煌壁画和彩塑。这个想法从提出来,到2014年使用,整整花了十几年的时间
②病虫害的防治她还研究出防止洞窟壁画受虫害的药剂
③粘合壁画的化学胶水她带领着所有人,又研发出了专门用于粘合壁画的化学胶水。莫高窟终于能活下来了。
09 拒绝商业化
1998年,她成为敦煌研究院的院长。
当地想将莫高窟商业化,
直接进行上市,樊锦诗不同意,她顶住压力,四处联系人,
在兰州、北京来回奔走。后来樊锦诗顶住压力,莫高窟上市风波终于平息。10 提出限制人流的措施,保护莫高窟
来莫高窟的游客越来越多,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
对壁画是致命的伤害。樊锦诗思考了好几年,参考国外的案例。她提出限制人流,在多方检测下,确定每人只能参观2个小时,每天只能进3000人。
现在别人称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可她却说自己在敦煌面前,仍然
是个“小后生”。
当有人采访她时,樊锦诗还是挥挥挥手:“
我的故事很简单,不要写我,多写敦煌。”【树叶有话说】
在《国家记忆》中关于樊锦诗的一期节目的最后,有着这样一段话:
“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敦煌保卫战,至今还在继续,如果没有樊锦诗这样的人,我们的敦煌,可能要比古代快一百倍的速度,走向死亡,如果没有樊锦诗这样的人,或许500年后,再也无缘亲眼目睹敦煌莫高窟,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樊锦诗守护国宝半个多世纪,她有愧于家庭,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但却用一生的守望,换来了莫高窟壁画的永久性保存,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这件事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