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欧洲国家的贸易一直受控于英国。而普鲁士王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则热切希望在中国建立立足点,以平衡英国的影响。俾斯麦力排众议,为德中的航线设置了奖金。给予奖金的议案于1885年最终通过。同年,俾斯麦派出第一支德国银行业和工业考察团前往中国评估投资机会,这最终促成了1890年德华银行的建立。通过这些努力,德国于1896年继英国之后成为第二大对华贸易国。
在这段时期,与英法不同,德国并没有积极的表现出其对中国的帝国主义野心,而中国政府也将德国视作来帮助中国进行现代化发展的伙伴。1880年代晚期,克虏伯公司作为中国的合同商,负责修筑旅顺港和大沽炮台附近的一系列防御工事。北洋水师向德国订购了近代化主力舰u2014u2014定远级铁甲舰,以及经远号、来远号装甲巡洋舰。此外,德国军事教官帮助张之洞建立了u201c自强军u201d,并协助袁世凯培训了u201c新建陆军u201d。
德国对中国的援助不仅限于军事方面,也扩大到工业和技术交流领域。来自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的工程师帮助中国建立了近代的发电厂和钢铁工厂,例如汉阳铁厂。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在颐和园中安装了中国的第一批电灯,北京的第一家自来水厂使用的则是德国AEG电机和水泵。
里希特霍芬是在中德关系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关键人物。
里希特霍芬是近代德国着名的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中国地学研究专家,他很早就对中国予以了关注,1859年以科学特派员身份参加了普鲁士东亚外交使团,到达过香港、广州和上海,并在台湾海峡的飓风季中完成了对台湾的勘测,获得了关于中国的第一手资料。
作为一位科学家,里希特霍芬为近代地质学和地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也有力促进了近代中国地质学、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德意志帝国政府之所以选择胶州湾和山东省作为侵略目标,主要是根据里希特霍芬的论述确定的。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努力也告一段落。其后,德国首相俾斯麦对中国所采取相对仁慈的政策在德皇威廉二世时期有翻天幅地的转变,德国对中国变得更具帝国野心。例如在第一次中日战争后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德国协同法国、俄国,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此外,在1897年11月发生曹州教案(巨野教案)后,威廉二世电令远东舰队,称u201c华人终于给我们提供了期待已久的理由和事件。舰队立即驶往胶州湾,占领该处现有村镇,并采取严厉报复手段u201d。1898年3月,德国逼迫清朝与其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德国取得山东胶州湾的99年租借权,以及山东半岛的开矿权和铁路铺设权。德国后期援助中国仅仅是为了维护其在远东和太平洋的利益,同时让中国牵制日本和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