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提供)
全国综合性宏观调控工交系统的机构,主要负责掌管在五年计划和长远计划的基础上的年度计划的制定,督促和检查年度计划的执行,并且负责提出改善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的措施;在贯彻执行年度计划的范围内,组织各工业部门间的协作,调整中央各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计划和物资平衡等。
1956年5月,国家经济委员会成立。薄一波任主任、党组书记。
1958年9月,国家经济委员会专管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工作,原来主管的年度计划、物资分配、物资储备工作划归国家计划委员会,原来的各种专业计划局合并到国家计划委员会。
1964年7月,根据中央决定,中央工业交通政治部成立。国家经济委员会成为主管工交生产和工交系统政治思想工作的综合部门。
1966年u201c文化大革命u201d开始后,国家经委领导陆续停止工作。
1970年6月,国家经济委员会撤销。
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决议,重新成立国家经济委员会,简称国家经委。4月1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任务、机构的通知》,明确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工业、交通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向中央、国务院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
1982年5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决定将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农业委员会、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国家能源委员会、国务院财贸小组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的部分局合并,组成新的国家经济委员会,扩大职权和业务范围,集中统一指挥国家日常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督促检查,在农业、工业、基本建设、铁路交通、财政金融、贸易各部门的经济技术活动中组织协调事项等,组织实施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1988年4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撤销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新组建国家计划委员会。康世恩、袁宝华、张劲夫、吕东先后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康世恩、袁宝华、张劲夫、吕东先后任中共国家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