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黄鸿年应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王茂林邀请,到山西走了一趟。王茂林担任太原市市长时,就已在访问新加坡时与黄鸿年认识。黄鸿年没有想到,这一趟成为了他大展宏图的开始。u201c既然邀请了,我就去看一看。有个礼拜天,书记要带我去参观一个厂u2014u2014山西太原橡胶厂。我一想,有他带,当然好。u201d黄鸿年回忆说,看完工厂,他正在想如果能够收购这样的企业也很不错时,书记就先开口了。u201c问我怎么样,要不要合作啊?我说好,当时就答应了,厂长也很高兴,他知道我一进去,他们就有资金了,他的手脚也就可以松绑了。u201d
黄鸿年在u201c除了看工厂,其他什么都没看u201d的情况下签了意向书,几天后又签了合同:u201c中策u201d用现金和橡胶厂的净资产一起组合成立新公司,u201c中策u201d在新公司51%控股。一月之内合作操作成功,u201c中策u201d注资进去,得到资金的橡胶厂,定机器,上项目,改机制,很快脱胎换骨,令黄鸿年对收购改造国企充满决心和信心。
收购山西的橡胶厂后,黄鸿年到处参观企业,u201c大约看了1000多家企业,甚至朝鲜的企业我都参观过。u201d他笑着说。一个个交易也相继完成。山西合约刚刚签订不久,他就在一片融融春意中下到杭州收购了4家企业,其中有效益很好的西湖啤酒厂和杭州橡胶厂,和一家应当地政府要求u201c搭购u201d的亏损企业。黄鸿年解释说:u201c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80%的农民决定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决定了意识形态,讲究配套,配了一个亏损的电缆厂,我也答应了。u201d
从杭州开始,黄鸿年开始受到媒体和社会关注,u201c中策现象u201d应运而生。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气氛渐浓,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都在u201c摸着石头过河u201d,有的甚至连石头都摸不着。黄鸿年用他的经验和资本,创造出一种国企改革新模式。这让各地官员大喜过望,大家纷纷希望他去给当地积重难返的国有企业打入一剂改革强心针。
不久,黄鸿年被请到祖籍地福建泉州,一次饭桌上的交易,惊动了大半个中国。u201c席间,市委书记和市长跟我谈了很久,希望我在家乡投资。我说老实话,不想在家乡投资,因为在家乡投资,都以为是来捐钱的,而我是上市公司,不可以拿股东的钱做慈善。但他们还是很认真地做我的工作。我就开玩笑问,泉州市总共有多少个厂?市长说总共有41个企业。我说,那就都合资了吧。他说,真的吗?我说,真的。他们赶紧去请示省里,当时就答应了。u201d他回忆说。
之后,黄鸿年迅速把阵线扩大到大半个中国,并且刷新泉州记录,在大连签定了一次性收购该市101家轻工行业国有企业的u201c一揽子计划u201d。这样的速度和魄力下,u201c中策u201d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大陆设立了200多家合资企业,总投资额超过百亿元人民币,业务包括轮胎制造、啤酒、造纸、医药、机械、电子、食品、通讯、基础建设、化工和一般消费品,事业版图扩展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山西、四川、宁夏、辽宁和北京等地。其涉足行业之多,跨越地区之广,以及收购过程中的几十上百家的一次性大手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
一个个被纳入旗下的国有企业,整顿改革后扭亏为赢,甚至被包装后在海外上市。1993年7月1日,u201c中策u201d将在国内收购的橡胶和轮胎企业,在百慕大注册为u201c中国轮胎公司u201d并成功在美国纽约上市,募集资金1亿多美元。之后,u201c中策u201d用募资所得的1亿美元先后收购了重庆、大连、烟台、银川等地的4个轮胎橡胶(8.77,-0.21,-2.34%,吧)厂,进而拥有了6家轮胎行业的工厂,其中3家是中国轮胎行业的定点生产厂。在啤酒行业中,u201c中策u201d则收购了北京、杭州以及烟台等地多家啤酒厂,组建了在百慕大注册的u201c中国啤酒控股公司u201d,并在加拿大多伦多招股上市成功。
1994年7月,黄鸿年将u201c中策投资有限公司u201d更名为香港中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显示其对中国市场的巨大信心。同时,u201c中策u201d的赢利也十分丰厚,红宝石改组成立u201c中策u201d时,公司尚亏损1476万港元,仅一年后,公司净利润就高达3.12亿港元,成为香港股市上的一只u201c奇迹股u201d。